《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一百九十四——扛鼎抃牛
(2022-11-30 07:34:18)《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一百九十四——扛鼎抃牛
扛鼎抃牛,语出《史记·项羽本纪》。意思是指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某人勇武无比,其力量超越普通人。
《史记·项羽本纪》篇曰:“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史记·项羽本纪》篇中说道:“秦始皇巡游会稽,渡过浙江,项梁和项籍一同前去观看。项籍说:‘他是可以取代的。’项梁捂住他的嘴,说:‘不许乱说,否则就要灭族了!’项梁因此觉得项籍非同寻常。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气能够举起大鼎,他的才能勇气超过常人,就连吴中子弟也都畏惧他了。”
这话为项羽所说。有关的背景是,项羽的叔叔项梁犯了命案,为了躲避仇人的追杀,叔侄两人亡命吴中。正巧遇到秦始皇南巡,来到了江浙,叔侄两人就一同去看热闹。见到秦皇的车队浩浩荡荡的走过,项羽竟脱口而出,说:“他是可以被取代的。”
其叔项梁一方面害怕得连忙捂住了他的嘴,一方面又不由得仔细端详起身边的侄子来,突然觉得这个“愣头青”还真是身高马大,足以能把一只鼎举起来,也能把两头相斗的牛拉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