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一百九十——救火扬沸

(2022-11-24 07:10:15)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一百九十——救火扬沸

救火扬沸,语出《史记·酷吏列传》。救:制止;扬:倒;沸:滚烫的水。成语的意思是,为了灭火往火上倒滚开的水。比喻治标不治本,祸患难除。也可以理解为解决问题方式不当,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后来也理解为忙中出错,病急乱投医等。

《史记·酷吏列传》曰:“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职矣。’”

《史记·酷吏列传》篇中说道:“太史公说:‘这些话的确可信呀!法令是政治工具,并非是导致政治清明或者污浊的根源啊。很早以前天下的法网曾经是非常严密的,但是奸邪狡诈的事情还是不断萌生,这种情况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官吏和百姓相互钻法律的空子,结果达到了一蹶不振的地步。在这种时候,官吏管理政事就好比抱着柴禾去救火、泼洒滚烫的水来阻止其沸腾一样无济于事,如果不用强健有力的严酷的手段,怎么能够胜任职守并且感到愉快呢!如果让宣扬道德的人来做这种事情,一定会失职。’”

这是司马迁的一段议论。作者在写完有关汉武帝的本纪后,觉得汉武帝虽然通过严刑峻法,并且重用酷吏,打击豪强,抑制商贾,惩治贵戚奸吏,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保证财富的聚集,能应付其挥霍和对外战争的需要。但司马迁也敏锐地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那就是酷吏的严刑峻法和残酷杀戮,使得各阶层的人们特别是普通百姓遭受意想不到的灾难,无辜被杀,冤狱横生,社会不宁。太史公认为,这样的做法实在是救火扬沸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