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一百七十八——捷足先得
(2022-11-12 07:08:56)《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一百七十八——捷足先得
捷足先得,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捷:快;足:本义是脚,这里有脚步的意思;得:得到、获得。成语解释为,脚步快的人先得到。也用作捷足先登,但意思稍有不同,解释为,谁脚步快就先到达。
《史记·淮阴侯列传》篇曰:“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高祖曰:‘是齐辩士也。’乃诏齐捕蒯通。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阴侯反乎?’对曰:‘然,臣固教之。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于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亨之。’通曰:‘嗟乎,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对曰:‘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跖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
《史记·淮阴侯列传》篇中说道:“高祖平定陈豨叛乱后,回到京城,见到韩信已经被处死,既高兴又同情他,问:‘韩信临死之前说过什么话吗?’吕后说:‘韩信说遗憾的是自己没有采用蒯通的计策。’高祖说:‘蒯通是齐国的说客。’于是传诏齐国捕捉蒯通。蒯通被带到朝廷后,皇上说:‘是你教唆淮阴侯韩信造反吗?’蒯通回答说:‘是的,我确实教过他。但是那小子不肯采纳我的计谋,以此才会难逃灭亡的下场。如果那小子采纳了我的计谋,陛下又怎么可能灭掉他呢!’皇上怒火中烧,说道:‘煮了他。’蒯通说:‘呀,您要煮死我,我实在冤枉!’皇上说:‘你教唆韩信造反,还有什么冤枉的?’蒯通说:‘秦朝律法制度败坏,政权土崩瓦解的时候,山东地区正值大乱,各路诸侯争相起事反秦,一时之间,群雄并起,英雄豪杰象乌鸦一样聚集在一起。秦朝失去自己的政权,各路豪杰都想要来抢夺它,因此,才智过人、行动敏捷的人能够率先拥有它。跖的狗对着尧一顿狂吠,并不是因为尧不够仁德,只是因为尧不是狗的主人。在当时,我只知道有个韩信,并不知道有陛下。何况天下间,将武器磨得锋利、手执利刃想要自己当皇帝的人太多了,只是力所不及罢了。您难道可以将他们全都煮死吗?’高祖说:‘放了他。’于是赦免了蒯通的罪过。”
这里讲的是蒯通的故事。韩信被杀后,刘邦还是有点怜惜的,就问吕后, 韩信是否留下什么话。吕后说,韩信怪自己没有听蒯通的计谋。刘邦听了,立即下令将蒯通抓来。
刘邦亲自审问蒯通。蒯通对自己建议韩信谋反的事全盘承认,并说:“ 是的,但无知的小人不听我的计策,所以被杀掉。如果用了我的计策,陛下又怎能杀掉他?”刘邦勃然大怒,要处死蒯通。
蒯通大呼:“冤枉也。”刘邦觉得不可思议,问:“ 你教韩信造反,处死你还有什么冤枉的?”
蒯通回答道:“暴秦无道,天下英雄都来争夺帝位,所以纷纷拉起大旗称王,手下谋臣勇士更是出谋划策,奋勇争先,为的无非是击败对手。这个时候,是捷足者先得啊。桀犬吠尧,并非尧不仁厚,只是因为尧不是它的主人。当时我只知道韩信,哪里知道陛下啊。而且当时天下英雄豪杰争先恐后为陛下效力,很多人因为不能被陛下所用而投靠了别人,陛下难道要将这些人统统杀光吗?”
刘邦听了这番话,觉得有道理,就把他放了。后来蒯通成了刘邦的重要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