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一百七十五——胶柱鼓瑟

(2022-11-09 07:33:21)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一百七十五——胶柱鼓瑟

胶柱鼓瑟,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柱:琴瑟上调音的短木;鼓:弹奏;瑟:古代的一种乐器。成语的意思是把琴瑟上调音的那根柱用胶粘住,柱不能动了,也就不能调音调。后比喻那些固执拘泥,不知变通的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篇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篇中说道:“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

成语是讲赵括的故事。他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人,名将赵奢之子。因为受父辈的影响,他熟读兵书。但遗憾的是缺乏实战经验,且只知道照搬兵法行事,不懂得灵活应变。赵孝成王七年长平之战爆发,赵孝成王任用赵括为主将,结果赵国大败。

这里讲到的情形是,赵国的君王再次指定赵括担任主帅出征。在议事的朝堂上,有人反对起用赵括,并说了以下的话:“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根据客观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才是成功之道;教条主义、拘泥成法、墨守成规是不行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