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之一百七十一——嫁祸于人

(2022-11-05 22:22:57)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之一百七十一——嫁祸于人

嫁祸于人,语出《史记·赵世家》。嫁:转嫁;祸:祸害。成语的意思是把本应自己承受的祸害,转嫁到了别人身上。

《史记·赵世家》篇曰:“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小弱顾能得之于强大乎?岂可谓非无故之利哉!”

《史记·赵世家》篇中说道:“韩国之所以不攻入秦国,就是想将其祸转嫁给赵国。秦国付出了辛苦的劳动但是赵国坐享其利,虽然国家强大但是也无法轻易就从小国弱国那里得利,小国弱国又怎么可以从强国大国那里得利呢?这怎么说不是没有原因的利益呢!”

成语所涉及的背景是战国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百姓常常发生战争。有一天,韩国上党的守将冯亭派使者来到赵国。那使者非常恳切地对赵国的国君孝成王说:“贤明的赵王,我们韩国就快要守不住上党了。可恶的秦国想把它吞并,可是那里的百姓却非常想让大王您去统治那里。”

孝成王听后非常高兴,得意地召见平阳君赵豹,想听听他对此事的意见。赵豹却给孝成王泼了一盆冷水,他说:“无缘无故地得到好处,圣人常将这看做是大祸害。”

孝成王有点儿不高兴,他反问了一句:“上党的人民感激我的恩德,你怎么说是无缘无故呢。”

赵豹解释说:“上党是一块好地方,秦国蓄谋已久,并且费了好大的劲儿去攻打它,到如今还没有得到。韩国始终没想放弃上党,但如今守不住了,他们想要将上党转给赵国,这实际上是想把同秦国进行战争的祸害转嫁给赵国。赵国白白地得到秦国费尽周折都没有得到的上党,怎么能说是无缘无故地得利呢,大王一定不要接受,这实际上是祸患呀。”

孝成王不听赵豹的话,接受了上党的土地。后来,秦国和赵国之间固然为此事爆发了一场战争。

孝成王不听取赵豹的建议,接受了轻易得来的领土,从而和秦国发生战争。而冯亭的“祸水东引”策略使其避免了秦国的战乱。“嫁祸于赵”这个典故也就被后人用来告诫做错事人们,应当有勇气承担相应的后果,而不应把过错都归于他人身上。

但在实际运用中,成语也发生了一些演变,最终成了现在的“嫁祸于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