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之第一百五十一——褐衣不完
(2022-10-14 07:19:55)《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之第一百五十一——褐衣不完
褐衣不完,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褐衣:粗布衣服。成语的意思是连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十分困苦。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篇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余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物钟磬自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得全,君何患无有?”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篇中说道:“邯郸城里的平民百姓,用已经枯朽的人骨当柴烧,交换自己的孩子当作食物来吃,可以说现在的情况已经很紧急了,但是居住在您的后宫中的美丽女子有几百人,奴婢和侍妾身上穿的都是绫罗绸缎,有剩余的粮食和鱼肉,而普通的百姓身上连粗布衣服也是不完整的,就算是糟糠都无法吃饱。百姓的生活都陷入困境,武器也都用尽了,有的人就把树枝削尖来当作长矛和箭镞,但您日常所使用的物品、乐器都像平常那么多。假如秦国攻破了赵国,您到哪里去享受这些东西呢?假如让赵国能得到保全,您又何必担心不能获得这些东西呢?”
说这话的是一个名叫李同的传舍小官的儿子。当时的形势是这样的,平原君返回赵国后,楚王派春申君率领军队赶赴赵国救援,魏国的信陵君也假借魏王的命令夺过了晋鄙的军队,去救援赵国,都还没有到达。而秦国军队正在加紧包围邯郸,赵国的形势十分危急,即将投降,平原君极为担忧。
这时,那个李同的儿子就对平原君进行游说。其实他是采用激将法想让平原君出兵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