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一百三十九——贯颐奋戟
(2022-09-29 10:10:5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一百三十九——贯颐奋戟
贯颐奋戟,语出《史记·张仪列传》。颐:下巴;戟:兵器。意思是两手捧着下巴,直接杀入敌阵。形容作战英勇无畏。
《史记·张仪列传》篇曰:“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贲之士跿跔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趹后蹄间三寻腾者,不可胜数。”
《史记·张仪列传》篇中说道:“而秦国的武装部队就有一百多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那勇武的战士飞奔跳跃永往直前,不戴头盔,双手捂着面颊,带着武器,愤怒扑向敌阵的,多到没法计算。”
这是张仪游说韩王时说的话。当时正值秦国和六国的相争处于如火如荼之际。张仪和苏秦分别站在六国和秦国的立场上,向统治者出谋划策。张仪奔走于六国之间,极力希望六国能以大局为重,联合起来,一致对付强大的秦国。是为合纵。而苏秦只身投奔了秦国,告诫秦王,对付六国要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此乃连横。
张仪的意思很清楚,他是极力主张合纵的。他分析说,就单个国家而言,六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秦国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