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之一百三十五——冠上履下
(2022-09-24 06:08:56)《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之一百三十五——冠上履下
冠上履下,语出《史记·儒林列传》。冠:帽子;履:鞋子。成语的意思是帽子是戴在头上的,鞋子是穿在脚下的。用来比喻做事要上下分明,尊卑有别。
《史记·儒林列传》篇曰:“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
《史记·儒林列传》篇中说道:“黄生说:‘帽子虽然破旧,但一定是要戴在头上的;鞋子虽然新,但一定是穿在脚上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上下区分有别呀。如今虽然夏桀、商纣无道,但是他们身为君主,应该处于上位;虽然商汤、周武圣明,但是身为臣下,应该居于下位。君主犯了错误,臣下没有直言劝谏来匡正过失、保持天子的尊严,反倒凭借君主的过失来诛杀君主,取代君主,南面称王,这不是弑君又是什么呢?’”
这里,司马迁记载了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朝堂上儒学与道家之间的一场争论。黄生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坚持认为上下应该有别,汤武举行革命,这是臣下诛杀君王,是大逆不道;而固生以道家的立场极力反驳,且理由充分有力。他说:“照你所说,高帝(汉高祖)代秦即天子之位,是非法的?”
结果显然是代表儒家的黄生输了,而代表道家的固生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