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之六十八——当断不断
(2022-07-21 08:38:17)《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之六十八—— 当断不断
当断不断,语出《史记·春申君列传论》。成语的意思是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形容临事犹豫不决。
《史记·春申君列传论》篇曰:“太史公曰:‘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初,春申君之说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归,何其智之明也!后制于李园矣。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春申君失朱英之谓邪?’”
《史记·春申君列传论》篇中说道:“太史公说:‘我到了原来楚国的土地,见到了春申君受封的城邑,宫室的规模可以说是非常宏大啊!最初,春申君去游说秦昭王,以及挺身而出把楚国的太子送回楚国,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是多么高明啊!后来却受到李园的制约,(又是多么昏庸糊涂。)俗话说:应当做出决断的时候却不做出决断,反过来就要遭受它带来的祸乱。不就是在说春申君不采纳朱英的意见,而错失击杀李园的机会这件事吗?’”
这是司马迁为春申君所作的人生总结,并从他的身上得出一个深刻的教训,在人的一生中,一定会有给你决断的机会,但你一定要抓住,如果抓不住,你的人生就会遇到麻烦。春申君不就是这样吗?
成语告诉我们,在人的生命之中,优柔寡断是最大的敌人。古人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夜长梦多,日长事多。”都揭示了一个道理:机会来去匆匆,转瞬即逝,如若优柔寡断,就会与之失之交臂,抱憾终身,甚至可能会导致祸端。
这也是春申君的人生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