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之二十五——彬彬有礼

(2022-06-08 08:14:35)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之二十五——彬彬有礼

彬彬有礼,语出《史记·太史公自序》。彬彬:文雅的样子。形容文雅而有礼貌。既有文采又很朴实的样子,后用以形容文雅。表示个人修养和作风的道德用语,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有礼和“文质彬彬温文尔雅;都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但彬彬有礼偏重在对人有礼貌;文质彬彬温文尔雅不仅形容人举止文雅;而且可以形容做事的气质;温文尔雅还能形容人做事不够大胆泼辣。

《史记·太史公自序》篇曰:“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史记·太史公自序》篇中说道:“叔孙通制定了文明礼仪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都高雅、温和多了。”

叔孙通何许人也,司马迁为什么要在序言里写到他?其人生卒年不详,薛县人(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初为秦待诏博士,后被秦二世封为博士。见秦将要灭亡,逃回薛城旧地,归附正在盘踞薛城的项梁。项梁败死定陶后,又跟随楚怀王。怀王为义帝后,留在项羽身边。

汉高祖二年(前205)刘邦率领诸侯军队攻取彭城(今江苏徐州),他随即转投汉军, 并为汉举荐勇武之士争夺天下。被汉王拜为博士。

刘邦统一天下后,在定陶被诸侯尊为皇帝,下令废除秦的仪法,代以简易的规范,但又厌于君臣礼节不严。叔孙通便自荐为汉王制定朝仪,采用古礼并参照秦的仪法,召儒生与其一起修订朝仪。叔孙通所订朝仪简明易行,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他因功拜奉常,其弟子也都进封为郎。

高祖九年,为太子太傅。十二年,刘邦欲废太子刘盈,叔孙通以不合礼仪加以劝阻  刘盈即位后,让他制定了各种礼仪规范。太史公司马迁尊他为汉家儒宗。

注:本成语最早出自《论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论语》成语解读中,曾有涉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