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中的成语解读之十一——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2021-04-16 07:07:23)《老子》中的成语解读之十一——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语出《老子》第二十四章。企,就是踮起脚尖;跨,就是大步快走。成语的解释是,踮着脚尖,虽然站得高,却站不稳;急着向前奔走,看似迈的步子很大,后劲却难以持久。意思是急着跨步前进的人不能走长路;比喻急于求成的人,难以持之以恒。
《老子》第二十四章云:“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第二十四章中说道:“踮起脚跟,是站不稳的;跨步前进,是走不远的。自逞己见的,反而不得自明。自以为是的,反而不得彰显。自己夸耀的,反而不得见功。自我矜持的,反而不得长久。从道的观点来看,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可说都是剩饭赘瘤,惹人厌恶。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体现了老子“道法自然”的精神。老子想要说的是,人的思想方法、行为举止必须符合客观规律,不符合规律的事情是不能长久的。要想行稳致远,就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扎稳打。若投机取巧、心浮气躁,违背自身条件、超出个人能力,最终只能是半途而废、一事无成。
老子是想要人们都保持平和之心、本分之心、严谨之心。道理并不深奥,可以说人人都懂。但真做起来却非易事。否则,就不会出现那个“拔苗助长”的农夫了。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既表达了老子的人生态度,也蕴含着老子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孔子也表达过同样的思想,他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总之,治国理政是一件大事,它需要的是韧劲,既不能懈怠马虎不负责任,也不能操之过急草率从事。
治国如此,人生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