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白与采石矶

(2006-04-13 17:03:12)
分类: 邮苑漫步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素有诗仙之称。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1983年发行的《中国古代文学家》邮票第一枚就是诗人李白

马鞍山采石矶,原名牛渚矶,位于翠螺山西麓,据传三国时期,东吴僧人挖井时挖出一枚采石而得名。采石矶高约50米,它绝壁临江,山湍石奇,以千古雄秀之势直逼长江,它与燕子矶、城陵矶并称为长江三矶,“天下第一矶”美誉,采石矶现为国家4A级风景游览区2002年国家邮政局曾发行一枚“采石矶”普通邮资封

诗人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他二十五岁开始漫游全国,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李白漫游江南时,曾三次登临采石矶,留下了《横江词》、《牛渚矶》、《夜泊牛渚怀古》等绝唱。开元十二年,血气方刚的李白,怀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沿长江东下,李白第一次登上采石矶,举目眺望,长江如练,天门洞开;青山滴翠,飞舟击浪。诗人即兴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对采石矶的山水风物,赞叹不已,留连忘返。

现在采石矶景区内有好几处景点都与李白有关。在翠螺山陡峭崖壁上有一块突出的石台,名捉月台,据传李白晚年常在此独自饮酒赏月,一次因酒醉,看到江水中漂浮不定,若隐若现的月影,误为月落,便跳江捉之,然后骑鲸上天。这就是千百年来民间留下的“李白采石矶跳江捉月,骑鲸升天”充满神奇和浪漫的故事,李白跳江捉月溺死后,衣冠落在江中,被当地渔民捞起,建成衣冠冢反映了人们对诗仙李白的缅怀和崇敬。

200510月“第一届中国诗歌节”在马鞍山举行,国家邮政局发行一枚纪念邮资片,明信片左侧的图案为采石矶的太白楼。太白楼是为纪念李白而修建的,它位于翠螺山下,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现存太白楼为光绪三年重建整座建筑造型古朴典雅,挺拔壮观,给人以肃穆庄重之感。太白楼大门门额上蓝底金书“唐李公青莲祠”,门两侧蹲一对石狮,雕刻精细,形态活泼。进门两壁回廊嵌有清代重建纪事及李白生平碑刻。太白楼主楼三层,高十八米,三楼檐下高悬着郭沫若手书的“太白楼”匾额。楼上展厅陈列着太白漫游采石矶的屏风画和太白游踪图,以及黄杨木雕的李白像,楼内还陈列着古今名人颂扬李白的书画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