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开设了校本选修课《走近文化遗产》。学期末到了,也是有一些收获的。自己的总结留待期末考试后再做吧,今天征得周义同学的允许,先贴上一篇学生的总结,以做为对该同学的鼓励。

走进文化遗产选修课总结
通过这一学期对“走进文化遗产”选修课的学习,我感到受益匪浅。尤其是加强了对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更是不计其数。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我们虽不能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做出什么卓越的贡献,不过我们能从自身做起,通过自己的一些行为来间接达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
在选修课上,老师们给我们展示了很多世界文化遗产的照片、历史和保护现状。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不少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灭顶之灾。这不能不叫我们担忧。其中像都江堰周边的一些古老建筑几乎被夷为平地。这更使我们从内心深处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作为中国人,保护我们前辈留下的财富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去破坏这些不可能再会有的宝贵财富。不仅是中国,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尽可能去保护。
文化遗产不仅属于个人或者某个国家,应该属于全世界、全人类。每个文化遗产都曾书写着一段历史、一段经历,都向人们诉说着一个故事。试想:文化遗产一旦消失,我们还能拥有什么?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魂所在,也是历史的证明。
目前,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有些令人担心。虽然政府已经下大力全力挽救文化遗产,但是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普遍不强。在长城上,留下了多少密密麻麻的字迹?故宫里,多少文物失去了往日的色彩?通过学习,看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我很担心。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不能靠个人的力量,只有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担负起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任,那些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才能得以延续。
在课程结束时,我们小组进行了汇报演讲。我们的选题是“良渚文化”。我们虽不能去实地考察,但是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寻找图片,我们还是对“良渚文化”有了一些认识。最后由马冰玉小组的汇报演讲,更使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遗产的精深魅力。这次课名为“走进世界文化遗产”,不过它给我们带来的是自觉加入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行列中的责任心。我非常支持开展此类选修课程,所学内容正是像我们这样在城市中学习的学生们所欠缺的。我感觉学习此类课程非常有意义,希望学校今后多多开展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遗产的选修课。
( 周义
全文896字
全部为周义原创未经作者本人同意,禁止转载。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