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007-10-13 22:19:00)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教育杂谈

分类: 学习反思
 

今天在教师进修学校参加了两区争创的反馈会,会上郭局长语重心长的一席话为诸位校长指明了工作的方向,道出了工作的方法。我想这几个方面不但值得校长学习,而且值得每一名教师学习,结合自己的认识谈一点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共勉。

要树立问题意识。要做一名“问题老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并不难,关键是我们能发现一些什么问题,发现的问题有没有价值,也就取决于发现问题的途径。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发现问题呢?

从教学中发现问题。作为校长也好还是老师也罢,教学是主阵地,课堂是主战场。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才是校长或者教师最本职的任务。能不能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取决于个人的素质,只有站得高才会看得远,只有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才会善于发现教学中的有价值的问题。因此首先要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不断得学习即使提高个人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必须善于学习、勤于学习。

    在课堂中发现问题,作为校长一定要深入课堂,到课堂中去,到老师们当中去,到学生中去,了解课堂、了解老师、了解学生,才会真正地了解教学。也只有经过充分调研发现的问题才最具有代表性,才最具有价值。

    作为教师即要了解自己的课堂、学生,又要善于了解同事的课堂、学生。了解自己的课堂、学生,去不断地发现问题,了解别人的课堂、学生去不断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一个有理想的教师必定不会拘泥于自己的课堂,取众人之长,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或风格,在不断的发现问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阅历,磨炼自己的眼睛。

    我们不但要发现问题,而且要善于在一线教学实践中去发现问题。

从与其他学校、其他教师的比较中去发现问题。

    硬件条件的差异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会存在,它会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是软件方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却取决于人的意识、思想。

    同样是一所学校,同样是硬件、外部条件差不多的学校,有的校长领导着会取得不凡的业绩,有的校长领导着整天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什么原因,学校管理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向历城二中、一中、职业中专等学校学习,看一看人家的管理,学一学人家的经验。

    那么作为老师们的教学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学设施,同样的工作环境,有的老师工作业绩突出,有的老师举步维艰,有的老师让自己的学生终生难忘,有的老师误人一生。因此老师们也应该善于和别人比较,善于和自己的不同阶段比较,在比较中不断成长,不断完善自我。

从政策法规中发现问题。

    无论是作为校长管理学校还是老师从事教学不能仅仅凭借经验,我们一定要遵从教育发展的规律,遵从教育发展的政策。我们应当善于学习、了解教育的政策法规,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指导我们的教学。

从媒体信息中发现问题。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信息丰富多彩,有的人能发现信息,有的人能利用信息。那么作为我们应当在了解信息的同时多想一想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那些帮助,为我们的管理提供的那些经验。如有的报道某某学校安全问题,我们立刻想到的是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班级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给我们一个提示或警示。

2、要善于分析问题。用心分析,用脑分析。

   首先要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武装头脑。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我们才会用最符合教育规律的方式方法来分析问题。所以不管是校长还是老师都应当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学习,学习理论学习实践。

②要善于不断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一定要养成反思的习惯,要善于反思,勇于反思。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多找找问题的根源,多问问为什么,把问题分析透彻,争取不再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反思是对工作经验的提高,反思是对工作的再思考,反思是对自身素质的再次锻造。

③要养成调研的习惯。不调研就不具有发言权,校长要深入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老师要深入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了解情况,我们才会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如果仅仅是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

3、解决问题  

   学校是否发展就看问题是否解决。

①我们要创建无疆界学校。要善于和教师沟通、和家长沟通、和办学单位沟通,和兄弟学校沟通。在全方位沟通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②要能够真诚地听取意见。不管是来自班子成员的还是老师的、家长的意见,我们都应该虚心听取,要能静下心来分析分析,在听取和处理意见的过程中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