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柱似山与“一山观”庙会

(2013-12-09 23:56:01)

柱似山与“一山观”庙

 

柱似山,也叫“柱子山”,在邹平临池镇村北100西北距玉皇顶5.0km,海拔高度220.2米。其山形似圆柱体,故名柱似山

白云山东南突起一峰,远离诸山,孤立若柱。山形本来就奇特,加上后来开采石料,把山的南半劈去一部,显得更加耸立雄壮。又因其独处的地理位置,此处是一宗教圣地。旧时山顶建有寺庙,规模宏大。古木掩映的庙群,远近闻名。庙始建于明朝末年,坐北面南一条宽约四米的台阶,山南脚直通山顶庙门台阶两侧分别耸立着粗可合抱古柏,浓密的枝叶遮盖着台阶,阴森森如洞穴,冷清清寒气袭入。

柱似山旧时有大庙,但叫什么名字,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够说得清。庙群结构精巧,错落有致。由南拾级而上,一进南阁,便是哼哈二将”,又叫二虎把门

沿台阶向北,一个平坦小院,小院的左右是东西廊坊,东西廊坊各塑有五尊塑像

东廊坊的第一尊是小鬼推磨,塑的是两个小鬼呲牙咧嘴的用力推这一盘磨子,磨眼中伸着只女人的小脚丫,磨下有只狼狗作添血状,是惩戒不孝。第二尊是小鬼钩舌,塑的是两个小鬼分别用一只长长的钩子,勾着一个女人的舌头,是惩戒多舌。第三尊是小鬼钩鼻,塑的是一杆大秤系在梁上,称钩子钩这一个人的鼻子,秤砣为两个小鬼用力拽着,意思是做买卖的生意人,是惩戒欺诈。第四尊是柳杈顶瓜塑的是两个小鬼押着一个人,这个人五花大绑,头上顶着一个大西瓜,是惩戒偷窃。第五尊是大解活人塑的是两个小鬼将一个人绑在红漆通天柱上被锯,是惩戒作恶

两廊坊的第一尊是大扔活人。塑的是两个小鬼将一个人高高举起,欲扔到桥下,桥下是无数条又粗又长的毒蛇,是惩戒负义。第二尊是人落刀丛。塑的是一个人身在刀丛中,刀刃透身,是惩戒凶杀。第三尊是人变小驴,塑的是一驴身人脚的驴,是惩戒懒惰。第四尊是白衣大士,塑的是一个女神抓死了一个小孩,是惩戒弃婴。第五尊是巡抚视察,塑的是一判官手持生死薄,率领两个随从,拿着铁链和钢鞭到处视察,以警示天网恢恢

正殿奶奶殿。里面塑的是五家奶奶”,即“泰山奶奶”以及她的姊妹及化身。里面还有许多小泥娃娃,是供人们庙会时来拴娃娃用的。五奶奶庙的东西又各有房屋,东屋为碾磨牛圈,西屋为众道士居室。庙宇抗战时期被毁

2001年开始,桥子村村民李咸儒,用多年辛苦经营挣下的几个钱,力图恢复原貌,在其旧址重泰山奶奶隐身店、乐山亭等景观,修建环山公路2000余米,遍山栽种冬枣、仁用杏、塔松及其他苗木,投资200万元,已颇具规模。现为四方院落,正中大殿供奉碧霞等“五家奶奶”塑像。

重建的柱似山大庙,庙名为“一山观”,取柱似山独立于世,独此一山之意。因山被劈去一半,规模不及从前,内容也有所改变。原先惩戒类的内容没有了,主要以求子求财,祈求诸神祐护平安为主。平时有人来祈财求福,庙会也逐渐恢复。

http://s1/mw690/0019LMHPgy6ERLFxLfa50&690



现在的柱似山每年有三次庙会即正月十六日、三月十五(泰山奶奶生日)和十月初二日。庙时唱戏三天。四方游客会聚此地,善男信女烧香敬佛,热闹非凡

庙门前西南方新建一古朴典雅的六角供游人小憩。亭北有放生池,善男信女们经常来此放生。亭侧向是大理石砌成的通山台阶,165级台阶西面有“黄仙居”,供人们祭拜那些流神散仙。

登上台阶是两层的“南阁,下阁为通山道,即山门。上阁塑有观音像

进山门是一个平坦的院。正中与南阁相对的是“灵官殿”,内塑“王灵官”神像,上题“一山观”三个大字。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和佛教的韦驮相似。灵官殿西侧是土地庙,内塑土地神。土地庙南,南阁(山门)西侧是三官庙,内塑天官、地官、水官神像。灵官殿背面(北面)是“隐身殿”,取诸神隐身在此,求祭也可,心念也行,是叫人长存敬畏之心。

正北面的大殿为“五家奶奶殿”,亦称泰山老奶奶殿”,内塑“碧霄元君”和她的两个妹妹“云霄奶奶”“琼霄奶奶”以及泰山奶奶的两个化身,东侧是“眼光奶奶”,西侧是“斑疹奶奶”。有眼疾者可拜眼光娘娘,有皮肤病、斑疹等的可拜斑疹奶奶。另塑有童男信女待奉像。此殿四梁八柱,雕梁画栋,檐脊上有精美的浮雕,饰有龙头、哈巴狗、张口兽栩栩如生,房顶是红绿交映的琉璃瓦,在太阳照映下,闪闪发光。院子中间有一3米长1米宽的铁铸大香炉。

大殿东侧是送子娘娘殿”,塑有送子娘娘”和“催生娘娘”。送子娘娘怀抱数个小娃娃,是供人们来拴娃娃用的。大殿西侧是“药王殿”,内塑药王神和“石大夫”。

厢房财神殿,内塑官老爷神像,左关平,右周仓。西厢房文昌阁,内塑文昌帝君,左是“魁星”,右是“张子良

 

http://s6/mw690/0019LMHPgy6ERLYUNxP55&690



新建的柱似山“一山观”精巧玲珑,颇具匠心,像一件屹立云端的艺术品,凝聚了李咸儒先生和他一家多年的心血。他当年动心修复庙宇,儿子尤其是媳妇非常支持。孙子是看着爷爷一天天把庙建起来的,后来有了自己的收入,首先想到的,就是投资修庙,修建了现在庙前的165级大理石台阶。参观此庙,听完李先生的介绍,回想一下社会上的反映,我脑海中跳出的一个感慨就是:这是一家人的功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峨峪巡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