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篇文章回击阴角里的蒙面人!

(2006-11-22 16:05:47)
分类: 原创-文章
武汉大学生1119环保行动获得圆满成动,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和支持的一件大事.这次活动是武昌区城管局的领导和武汉地区的人民警察,解放军,大学生,企业,机关,和众多新闻媒体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共同努力的成果.武汉市民绝多数为之叫好!少数阴角蒙面人造谣传谣,心态反常,再作怪也不希奇.反而更说明我们是正义的!昨天看到两篇上等文章,特推荐如下:
                 一.阴影--阴暗--黑暗
作者:女武神 2006-11-14 12:00:24

阴影本身是一种视觉上的效果或感受,即在光源下遮蔽物后的一种效果。后来阴影一词成了人们心理上的感受和描述,这种感受和描述有内外两种。其一:在外界环境存在不良的应激源所形成一种压力对其心理产生影响;其二:自身的需要未能满足,产生了挫折感。如家庭变故,被老公或老婆抛弃,在公开场合想表现但无人应答,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而心生嫉妒等。这些内外因素都能造成一种强势的心理阴影,最终导致心理变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之定论为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冲突,即内驱力的欲望引起的内在冲突造成的情绪障碍。

心理变态就其本质而言,是指心理活动处于非正常的状态,是低于心理健康水平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的表现,包括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调和异常。而心理变态演绎的结果就是使人心理阴暗,其行为表现特征有多种形式:其一是窥阴癖。窥阴癖其实是以偷窥、偷听或追问别人隐私来获得心理满足。这是好奇者的一种畸形发展心理而产生的怪胎,也可能是缺乏自信的一种心理变态形式;其二是精神分裂症。此种心理变态者属反应性偏执状态,有时表现为丰富的妄想及幻觉,妄想内容荒谬离奇且有泛化,情感色彩不突出,与行为不协调。此类型人士多为分裂性人格。这种精神分裂症也可称为人格障碍。

心理变态的这两种形式在网上极为普遍,比如那些在网上肆无忌惮的人。其阴暗心理是“我身在角落,谁知道啊,谁管得着啊?”网上心理变态者也许生活中很正常,因为人格分裂,所以上网后就会将潜意识中不为人知的一面展示出来。反正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谁,不用受顾及身份等等的束缚,不用担心受到直面道义上的谴责,所以才敢进行赤裸裸地发泄,造谣生事,攻击、污蔑、诽谤和谩骂他人。在此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以至于不懂得廉耻没有道德感反而洋洋得意,伤害别人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好像魔鬼附体一样。其实在此过程中他们不知道慢慢地自己已经被阴暗本身所控制或吞噬。

心理阴暗的人心理膨胀后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让世界变得黑暗,如同希特勒在“日耳曼种族优越论为我独尊的阴暗心理驱使下,疯狂屠杀犹太人,挑起世界大战。而有正义感的人却视他为日尔曼民族的耻辱,将他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由此看来,那些有着某种阴暗心理想让别人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二.人不可无耻”

作者:女武神 2006-11-13 08:15:57
    耻,是人培养德行的基础。《说文解字》上对“耻”的解释为:耻,辱也。从心、耳声(“耻”字原写为“恥”)。“恥”是一个会意字,有闻过心生惭愧之意。羞愧乃心有所惭而生,故从心。又因耳为听闻的器官,人每因闻过而耳赤面热,故“恥”从耳声。
    关于耻,孟子曰“羞恶之心,义之端。”“仁则荣,不仁则辱。”“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都是强调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
   孟子又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意为有耻是做人的基点,无耻是最大的耻辱。不知无耻为耻,才是最无耻啊!
   有人说西方文化是罪感文化,日本文化是耻感文化,中国文化则是乐感文化。其实中华文化是一种通过强烈的耻感意识来维系基本文化价值和社会发展,是具有典型耻感特征的文化。
   在儒家眼里,知耻是为人之基本底线和最起码之品质,是一切道德之基础。一个丧失了羞耻感的人就会沦为“非人”。故孟子曰:"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朱熹则曰:“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甚大。”可见有无羞耻心,是区别人和禽兽之关键。

   自古以来,哪怕是最无耻的隋炀帝,最残暴的秦始皇,最无赖的朱元璋在其作威作福的时候,仁义道德还是要要说的,遮羞布还是要的。

?/P>

   人不可无耻,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