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巷听雨

(2012-05-08 22:51:57)
标签:

陈冬雷散文

徽州古民居

黟县

宏村

西递

分类: 槐花飘香(散文)

去皖南的时候,刚踏进一座古村落,恰巧飘起了雨,但雨势不大,漫不经心的,犹如随意飘洒的丝线,织不出稠密的雨帘,只是氤氲起朦胧的薄雾。然而,游人还是躲进了村里的人家避雨,似乎深怕不期而至的纷乱雨丝打湿了游兴正浓的心情。的确,连风也沾染了湿气,潮润的气息随风流动起来,笼罩出如梦似幻的意境。雨雾轻飘飘的,落地无声,这时,耳畔的雨声已瞬间魔幻成了目光里的色彩。古村落更显得幽暗而苍老。映衬着黛绿的山影,雨雾仿佛挟带了滑腻而浓酽的质感,使那些白墙黛瓦、斑驳漆门、婆娑老树、苍虬古藤、弯曲街巷甚至古拙的店铺、雕花的门楼,都薰染了一层沧桑而古朴的苔痕。一切都已过去,却仿佛又通过流俗与尘事的历史幽径遗存到了今天。

 

雨雾遮不住遐想,似乎又无法不想。倚靠的那扇门,该有多少人倚靠过,他们也曾倚门听雨吗?人不同,雨声也不同呢!杏花春雨,黄梅细雨,雨打芭蕉,残荷听雨。雨声与人的心境紧密相牵。“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或洒脱,或喜悦,或愁怅,或凄美。再细听,雨落水面的清澈,雨敲屋瓦的沉重,雨润枝叶的柔滑,雨打沙地的硬实,喜愁悲叹的人生况味,尽在雨声中蕴蓄了。

 

身边人声杂乱,清爽的雨雾把我召唤到空旷宁静的古巷里,迎着雨丝,禁不住下意识地举手遮雨,仿佛手里早已擎起一把青色的油纸伞,身心恍惚间一起移往过去。雨丝异常柔软,飘到唇边,有种湿润般的甘甜。滑过耳际的,仿佛携带了天堂的音韵,轻拨慢弹中激漾出满面喜色,催人抛弃矜持,即便内心羞涩着也要闻声起舞了。古巷悠长而静谧,足音比雨声还轻飘,因为实在不忍心踏碎雨丝的神韵。脚下是圆润丰腴的鹅卵石,密实而错落有致,雨的精灵欣然魂归于它时,分明能听到琴瑟和鸣般的音律。这时,出身卑微的鹅卵石似乎被激活了,在幽暗的天光下焕发出绚丽的七色光彩,妖娆美艳,如同瑶池坠下了一条挂毯,给烟雨飘渺的古巷平添了独特的神韵和无尽的贵气。

 

一阵轻风改变了雨丝的路径,嘎然静寂后是风雨同至的突兀,雨声召唤来密集的雨点,又隐约夹杂了断续的读书声。“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寻声望去,视野里全是高耸的院墙,只有一座阁楼半隐半露。犹豫间,远远地看见一位女子手撑蓝色碎花伞蹀躞着走进一家宅院,蒙蒙雨雾中显得飘渺而凄楚。她是走向那座阁楼吗?大门敞着,正堂角落里的楼梯阴暗窄小,几乎容不下现代人的双脚,旧时的女子就是从这里抬起小脚走进了封闭隔绝的人生,即使可以倚窗听雨,或诗书常伴,可目光所及仍不过是寂寞的深巷。那雕琢精美花样的窗棂后面,曾经锁住了多少幽怨的目光,如今淅沥的雨声,是否如漫溢的叹息,吐露出许多心愿?

   

    重新返回古巷,感觉好像走出了一个生命轮回,是雨声催化出一次思想的更迭,心中顿生无限的虔诚。雨更急了,脚步却缓下来,确实不想走到古巷的尽头,深怕在那里失去雨声,从而心里不再沉稳和踏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槐花飘香
后一篇:记忆的村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