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2014-02-18 09:31:51)
标签:

泰国

清迈

清莱

金三角

旅游

 

  我们常说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其实并不严密。泰国政府并没有宗教的强制性政策,宪法保护信仰自由和多种宗教并存,除了佛教,仍然有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印度教信徒生活在泰国。我们在街上会偶尔看到将头发遮挡得严严实实的典型穆斯林女性,她们并不是来自大马之类的国家,更不是来自中国宁夏,从衣着和随身行李可以看出她们就是地地道道的本市居民。在夜市里购买丝巾时,店主正是两位生着经典阿拉伯面孔的壮汉,问起来自何处,答案是人家就是泰国居民。

 

1 善男信女不仅限于东方人。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2 长老为大家做完“法事”后不停地抓挠自己,听人议论说他有皮肤病,不知是真是假。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3 多数寺庙是不售票不高价卖香火的,僧人们的生活需要靠自己。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但佛教的实际地位应该被视为其国教,据说95%的民众是佛教徒,对泰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等影响甚重。除了很多法定假日是遵循佛教传统而设立的表象,佛教还为泰国人塑造了友善、忍让、平和的道德风尚。

 

 

4 从清迈去往清莱的路上,汽车停在一个带有路边免费温泉洗脚的服务区,一名皇家警察饶有兴致地跟我们一起泡脚聊天。(手机拍摄)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5 遇见镜头对向自己时,几乎所有泰国人都会微笑配合,气氛总是轻松和谐。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6 双龙寺前随拍的一张西方人的面孔,与泰国人相比,老先生倒有点手足无措了。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7 一个年轻僧人正在接受记者采访,举止落落大方,英语滚瓜流利。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泰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了占比例最大的泰族,还有苗族、拉祜族、马来族等几支少数民族。当然还有少许华人,华人在泰国算作何种民族我没有研究,但其来历却充满心酸,后面写到清莱和金三角时我会记录些许内容。

 

 

8 泰餐馆院里的迎宾活动。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泰族和我国的傣族其实是同一血脉,只是支系不同罢了。据说在元代(确切说是蒙古帝国),如日中天的蒙古族挥师南下,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傣族纷纷南迁,一路躲避战乱,最终定居在老挝、缅甸和泰国一带,泰国的建国于此有很大关系。查一下日期倒也相符,三王建清迈时发生在13世纪末期,那时的元代正是鼎盛时期。

 

9 这个应该是苗族人。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长颈族是泰国“少数民族”里比较奇葩的一支。其实长颈族的称谓只是人们根据其形象产生的俗称,资料上说他们实际上叫作巴东族。也是由于躲避战乱,这个部落流落到泰国北部,一直过着难民营似的生活,泰国政府比较人道,充分利用这个民族的旅游价值,将他们安置在交通比较方便的位置,结果他们的生活反倒比一些靠种田或做生意的少数民族还要富裕。脖子上的圈圈就更不会去掉了。

 

 

10 喂奶的长颈族美女。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11 长颈族多是近亲结婚,我很担心长此以往这个民族的形象和智力会受到影响,但看上去似乎担心多余了。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长颈族的女人从5岁开始带上铜圈,以长颈为美的她们一直固守这一残酷的传统,一看到她们,我会立即想起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和中国妇女的缠足。其实她们的脖子并未被拉长,长颈的视觉效果主要源于肩骨被压低和一圈一圈的铜圈造成的错觉。这样以牺牲健康创造畸形为代价形成的美感实在令人心中不安,但文化、传统和利益等因素是她们无法抗拒的,至少短期内她们仍会存在下去。

 

12 这是我们访问的那个集市上最年长的长颈族妇女,所以她的脖子也显然是这里最长的。在清迈,经常在大型广告牌上看到她的照片。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跟领队聊起长颈族,她用非常吃惊的口吻问我:你不知道中国境内有长颈族?她说长颈族其实就是傣族的一支,现在国内依旧有套着铜圈的同族居住。我很痛恨自己的无知,回来后又比较仔细地查阅了一些资料,但始终未见国内有关长颈族的描述,看来,领队也许过于自信了。

 

13 泰国政府在乡村专门建立一些集市,把愿意走出来开发旅游的族人动员到这里,她们真正生活的村寨是不对外开放的。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在泰国,大象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动物,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性元素。人与象和睦相处、关系密切,同时大象也会向人类提供很多回报,成为运输、负重的好帮手。据说很早以前,为了一头白象曾引起过当时两个古国的战争,可见大象在人们心中的神圣性。 

 

14 我们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跟大象亲密接触,乖巧且多才的大象给大家带来很多惊喜。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泰国的饮食和中国很接近,尤其和西双版纳的傣族相似,大都含有或重或轻的辣味,有些偏甜。这次出行,团里安排的伙食应该是我认为最近几年里出游最好的,中餐和泰餐交互体验,味道都很不错,尤其泰国的辣酱,香味远大于辣味,不知不觉地就会多吃一碗米饭。由于当地盛产香料,所以在泰餐里能品出一股别样的香味。总之,在泰国的5个整天里,无论团餐还是我们私下试吃,除了一顿晚餐不是很对胃口外,其余的大吃小嚼都很惬意,而那一顿不爽的晚餐恰恰是当地的中餐。

 

 

15 百席泰餐现场。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16 在泰北很难见到人妖,而在百席宴的现场,领队悄悄告诉我,着白衣负责传菜的清秀女子既是人妖。我没敢跟他交流,因为担心像《泰冏》里面的桥段复播,被人骂成国内来的傻X。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17 宴会伴有歌舞表演,泰国舞蹈用泰国特有的慢节奏讲述着他们的历史故事,我一点也没看懂。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18 餐后放飞孔明灯,带着大家的祝愿,带走所有的不悦。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泰国的水果品种很多,本来我在国内也不是水果迷,吃过的水果很多记不住名字,到这里就更成了果盲了。虽然春节期间属于当地水果淡季,但水果市场里依旧琳琅满目,6个吃货买了一堆各异的水果,还没离开果市就基本吃个精光了。

 

 

19 佐罗和麦蝉两位姐姐“两小无猜”,年过五旬仍然“你的也是我的”。我非常担心她俩其中一个没往嘴里吸而是往里吹泡泡。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20 “淑女”昊妈在饮食面前全然不在乎形象。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泰国是一个重视高等教育的国家,据说我国承认学历的高校有19所之多,其中清迈大学就是名望较高的其中一所。最后一天的下午,我们六人搭上双排车,直接进入校园,步行欣赏了秀美的校园风光,仿佛又找回了一丝年少时的自己。

 

21 清迈大学一角。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走进学校第一站就是想尽快找到那个“未名湖”。未名湖是我给清迈大学里的一个静谧的湖泊取的名字,其真实名字我还真不知道。看见路边一个简易帐篷挂着一个汉语写的“志愿者”的牌子,便试探着用英语向里面的两位学生打听会不会说汉语,得到的是标准普通话答复:会的。这下省事了,三言两语搞定了湖的位置。

 

 

22 “未名湖”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23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回来查阅资料才知清迈大学中国留学生很多,他们也许也在纳闷:明明是中国人见面,干嘛非问我们懂不懂中文?

 

 

24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天气很热,在路边一个小咖啡店停下来喝一杯冷饮,顺便歇歇脚。故事又发生了:临走前最后离开座位的我,看着我们喝剩下的水瓶问老板是不是需要自己收拾,得知不用后起身离开,竟然忘记了自己放在桌上的墨镜。当车子开出很远后这一疏忽才被发现,老婆赶紧叫停双排车,英语汉语哑语一通交涉,司机终于明白了,调头回到校园,墨镜已被老板收起,没等开口询问就被拿出送到我手里了。感动啊!想想自己捡到无数手机都费心找到失主而自己丢掉的手机却一个也没回来,我对泰国又增加了一层深深的好感。

 

25 想追回年少时校园恋情的昊爹昊妈坐在湖畔,但从照片看昊爹的目光显然没有配合昊妈的手势。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拿着墨镜被大家摆拍是躲不掉的,冷言冷语的讥讽和嘲笑是必须要接受的。其背后其实另有原因:两天前离开清迈去清莱的途中,“佐罗”姐忽然发现自己耳机不在身上,经过一番电话联系后得到酒店答复:没有发现。事后经开箱检查发现被她记错了存放的地方。沮丧的大姐难免遭到我等“安慰”,诸如人没丢就好之类。每天早上我都要有意地提醒:耳机带了吗?这一次轮到我丢三落四的情况,可想而知会得到什么回报。我当时只想着赵本山小品的一句台词:我整天这小嘴叭叭的呀!


26 恰好赶上学生大集合,好大的场面,应该盖过曼谷街头的大选游行。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27 年轻的面孔不会放过任何展现自己的机会。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泰国的按摩术早已蜚声“按坛”,走在街上,处处有大小店面写着“MASSAGE”,就是我最早从张帝口中听到的马杀鸡。马杀鸡、人妖已经成为泰国标志性产业,当然人妖由于其反人类本性被逐步禁止,但马杀鸡却健康地发展甚至壮大着。

 

 

28 夜晚的清迈,马杀鸡店面灯火通明。(手机拍摄)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29 店旁的灯箱广告。六人打入境开始就策划享受一下马杀鸡,但闲逛和吃喝把时间基本占据,现在真有些后悔呢。(手机拍摄)
泰国:小城故事之清迈印象二

 

    未完待续:清莱与金三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