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水迁西

(2013-11-05 17:58:12)
标签:

旅游

1 早知潘家口,却初识迁西。

山水迁西

 

2 晚秋的潘家口水库,水面如鉴,色彩、倒影俱佳。
山水迁西

 

3 近年来常去唐山一带公出,闲时便翻阅宾馆的宣传画册,发现唐山的旅游资源确实丰富。
山水迁西

 

4 所以一直想拿出两天走一走,这一想法一直到上周末才成行。
山水迁西

 

5 出发前查阅潘家口的资料,才知迁西县内美景如织。开车进入迁西后就会看见,酱紫色的指示牌越来越多。
山水迁西

 

6 赶上水雾迷漫的天气,本心里埋怨着谁的人品不好,坐在快艇上才觉得山水朦胧才是真意境。
山水迁西

 

7 快艇的速度使得已经加上厚衣的我没感到一丝温暖,但我还是坚持走了最远的一条路线,以便尽量多地拍下眼前的美景。
山水迁西

 

8 水域比想象大得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经延伸至承德境内。
山水迁西

 

9 在宽阔的水面上疾驰,我更加坚信,看水一定要看有山的水,平原上的湖泊名气再大,也只不过是芦苇和船只相映,少了很多变化而显得单一呆板。
山水迁西

 

10 水上很多小岛和大岛,开船的小伙告诉我,这里的人要想出来只能靠船,但尽管不便,他们还是舍不得离开自己熟悉的家。
山水迁西

 

11 不乏有钱人看中这里的环境,小洋楼为碧水增色许多。如果再放上一艘游艇,也许会有到了欧美的错觉。
山水迁西

 

12 如若不是秋天的色彩,这样的天气下,再朦胧的美也不会达到极致。
山水迁西

 

13 船偶尔进入峡谷,会立即让人想起曾经去过的地方:小三峡、桂林、龙庆峡,但说实话,这里就是这里。龙庆峡少了许多开阔,三峡少了这里的平缓,漓江少了这般变幻。
山水迁西

 

14 如果只是来旅游,半天时间足够了。但若想感受不一样的时间和天气,拍下几张满意的照片,完全可以选择住下来,选一个岛上的农家,根据自己的爱好,让主人摇着小船随意去你想去的地方。
山水迁西

 

15 蜿蜒的一条路延伸到水上,其实,那是长城从山下蜿蜒入水,70年代修建潘家口水库,淹没了大面积村庄,自然长城也不会幸免,反倒形成了“水长城”的特色。老移民们不舍家乡,纷纷选择回迁,于是,长城露出水面的一块地成了宝贵的宅基地,一家人可以生活在此,同时经营着码头和餐厅,增加收入。
山水迁西

 

16 残破的城墙与平静的水面相呼应,于是有了迁西的秀水、青山、长城、板栗的四大特色。板栗已经收完,我只看见成片的栗子树,其余三个全部收入相机,尽管仓促。
山水迁西

 

17 真正知道潘家口,源于姜文的一部电影《鬼子来了》。由于国内审批的原因,这部好看的电影最终没在国内上映,但我却对片中总是出现的一幕场景吸引:黄昏的水面,一个露出水面的长城城楼,一艘鬼子的小艇静静地驶过。
山水迁西

 

18 经多方打探,方知这一镜头取自一个叫做潘家口的水库。这就是当年为拍摄电影专门搭建的一个小山村,其真正的位置叫做喜峰口,名字源自长城,属于潘家口水库的一部分,乘船走水路可以到达。
山水迁西

 

19 村庄与鬼子的炮楼遥遥相对。全部材料来自一个废弃的村庄,整个村落全部是用旧材料搭建而成,格局和风格以假乱真。
山水迁西

 

20 这个本来不是村庄的村庄里现在住着老两口,我跟女主人攀谈了一会儿,得知他们都是附近村庄的,由于水库建设成为移民,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多年后当孩子成长起来在北京工作后他们选择了回乡。原来的家早已淹没在水底,于是他们住进了这个貌似与世隔绝的“电影村”。老大姐友好地告诉我们,可以过来住,这里房子多,只是都是危房,需要加固。至于产权,她笑着说,她说了算,没人管,随便住下去。
山水迁西

 

21 村庄背后还是长城,沿着城墙走,湖色尽收眼底。画面中的山型很似神龟探海,可惜由于水位增高,露出水面的城楼已被淹没。
山水迁西

 

22 离开潘家口,我们驾车往栗香湖而去。
山水迁西

 

23 潘家口水库的渔业发达,同行的博士告诉我,长此以往,水会形成“富营养”,产生过量的菌类或其它生物,严重时会对水质产生很大影响。这可是唐山市的水源啊。
山水迁西

 

24 栗香湖,顾名思义,长满栗树的山围绕水库一隅,栗花盛开时,估计能嗅到满园香气吧。
山水迁西

 

25 成排的网箱整齐排列,使我想起了福建霞浦的美景。
山水迁西

 

26 次日清晨我特意起个大早赶到湖边,想拍一下晨光中的水色,可惜早上依旧雾气弥漫。
山水迁西

 

27 我幻想着,一旦是个有日出的早上,这里的风光一定不会输给霞浦。
山水迁西

 

28 说完迁西的水,该说说迁西的山了。
山水迁西

 

29 这里叫做景忠山,景仰忠烈的意思。据说早年间此山有过不少名字,后来才以此命名。
山水迁西

 

30 此山不高,海拔约600米,所以登上去并不太费力。
山水迁西

 

31 山不高,但似乎很灵,各种佛教道教场所建于此,哩哩啦啦沿着山路从山门一直建到山顶。
山水迁西

 

32 扎堆是我们的传统,佛道两家本不相干的宗教审美观倒是出奇的一致,幸亏两门宗教从不打架。
山水迁西

 

33 景忠山的古迹大都是明清时期留下的,后经修葺,一路上到处是巨大的碑墙,镌刻着为此投资的信徒名字和金额。
山水迁西

 

34 玉皇顶,山顶往往被道家所占。
山水迁西

 

35 南天门,我不知宗教的习惯,反正这里,南天门的高度要高于玉皇庙。
山水迁西

 

36 建筑借助山势,从不同角度看,甚是威武。
山水迁西

 

37 从玉皇庙方向回望南天门,看出高度差来了吧?
山水迁西

 

38 除了宗教建筑,山上古木参天,处处林荫,自然景色也不逊色。
山水迁西

 

39 同心锁,据说能锁住爱情,栏杆上挂满锁头,锁住了人的心愿,也乐坏了卖锁的和尚老道。
山水迁西

 

40 仙门前俯瞰人间,空气已渐渐通透,不论你多么喜欢这里,总是要回到那个是是非非悲喜交织的凡间。
山水迁西

 

    两天,除去路程,走马观花般,时间也足够了。但这只是对迁西很直观的印象而已。除了这几处,指路牌上还有很多可去之处,待我慢慢去观赏。

    若想好好感受,最好多住几日,山下农家院条件随差,但民风纯朴,经济实惠。与农家不同的还有一处禅院度假村,吃的一般,但住宿条件可谓舒适,只是价格绝不能跟农家院相比了。

    路线:京沈高速(G1)一直到迁西出口,进京沈高速支线(S23),顺着路标可以到达任一景区。

 

    本想分两次发博,但无时间,电脑也慢得如蜗牛,趁机一并刊出,看官们可能会觉得冗长些,抱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