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北京,酷暑加上好一天歹一天的空气,使最近一直忙碌得上火牙疼的人痛下决心离开两天。距离近又温度低还要有景色的地方,选来选去最终还是落在草原。去了方更加证明,相对于时下的北京,那里仿佛天堂。
上周匆忙把本周的工作提前做完,腾下两天时间再续上周末双休,恰好可以满足这个旅程,虽然有点匆忙,但选择自驾方式的行程完全可以自己掌握。
家里直系长辈中唯有老妈、岳父母三人,年龄最大的已过八旬,最年轻的也已七十有六,加在一起早已超过200岁,但身体均尚可。我早有愿望,趁着他们能东西南北地跑跑,我争取每年至少陪他们出一次远门玩一玩,于是本次出行自然还带有还愿的目的,年近半百的我们夫妻俩便以年轻人的身份和热情驾车上路了。北京-达理湖-阿斯哈图-乌兰布统-北京,一条几近不重复的环形线路在老五哥和北京老刘的帮忙策划下得到圆满实施。
1

知道达理湖缘于一个家乡在赤峰的同学,有事没事总是跟我吹嘘他的家乡多么美好,达理湖多么迷人。于是近几年多次去坝上总是惦记着去一次了却心愿,但每次都是由于时间关系放弃。这一次选择第一站就是这里,再不会留有遗憾了。可是,真的到了那里,我的失望远大于想象,我发短信给老刘说:达理湖完全可以改名叫“不再搭理湖”了。这个草原第二大咸水湖基本徒有虚名,溜达半天相机几乎没有拿出来。
发一张我认为最好的照片出来,我真的没有瞎掰。
2

景区是要门票的,倒不是咱出去玩还抠抠索索不舍得,而是这里真的不值得花钱游览,倒是下面的这几张沿途随拍比较上眼,不信你看。
3
4
5
6
7
8
9
第一天入住达理湖宾馆,且不说价格,根本就没有房间。服务员们很是热情,帮忙打听同归他们宾馆管辖的彩钢房还有床位,讨价还价一番,最终以160元一间搞定。彩钢房就是建在草地上的简易小房子,不大,但标间配置,虽然简陋到出门连路都没有只能抬高双脚踏着蒿草出行,但好歹有了夜里安身的地方。还好,太阳落山后无蚊无虫,吃完镇上的野生鱼,喝完一口小酒后,盖着厚厚的棉被安然入眠。
次日早餐后离开,往阿斯哈图石林而去。沿途景色很是迷人,由于不赶时间,所以可以经常停下来赏景。中午到达景区西门,看时间尚早,先吃下一顿自助午餐,再买上两张票(内蒙境内大都是老年人优惠,60岁以上半票,70岁以上全免,我家老人一路上为我们省下不少银子),乘景区大巴进入。4个分景区,我们只看了两个,就被晒的头晕眼花,老人体力不支,我们决定离开。五哥反复嘱咐我要从南门离开,这样下午便可赶到热水镇住宿。于是返回西门后找到售票处开一张免费驾车通过景区的通行单,登记车号人数即可,限定时间开出南门,延时则按照逃票处理。我心里一阵感激,内蒙人民多么厚道又周到。想起去年去南太行山,一条便捷的路线需要穿过景区,售票的人理直气壮地说:你的车从景区经过你会闭上眼吗?不闭眼你就是观赏我们景色了,所以,必须买票!差距呀差距!河南旅游局应该派员到内蒙去学习考察一下,我绝不检举揭发你们。
阿斯哈图石林倒是值得一去,我们普遍认为这个门票钱花的值得。只是我不明白景点被唤作石林的原因,这根本不是“林”,称其为石头阵倒是更加贴切。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离开石林后赶往热水,这是一个小镇,因丰富的地热温泉而名吧。镇子不大,住宿的宾馆客栈也都规模很小,但价格却高得惊人。一个以农家院自称的小宾馆,480元一间不打折房间,尽管配有电脑、温泉等施舍,但这价钱却也直逼星级酒店。无奈,必须住下,好在没告诉老人们实际价格,他们泡着温泉喝着小酒却也乐得自在。
去热水镇的沿途依旧风光无限,见下面的照片:
20
21
22

23
第三天离开热水赶往乌兰布统,除了中间一段施工路段颠簸严重外,全程顺利。进入桦木沟后,我便不再为路线发愁了,因为那里去过多次,路线和方向了然于胸。
24
25
由于预计在乌兰布统停留的时间恰是周六,所以出发前我预订了此次行程的唯一的一家宾馆。所以到达乌兰布统后没有急于落实食宿,反倒直接进入了我比较喜欢的蛤蟆坝和公主湖。进入乌兰布统也要收取景区票的,后来听住宿地的老板娘说,他们和阿斯哈图的规定一样,都是可以限时免费通过,只是客人多了,关卡的值班人员没有了好的态度,一般都是要求买票,对于你提出的只是路过之类的解释全然不顾。
26
27
28
29
30

31

32

乌兰布统已经被纳入到克什克腾旗地质公园范畴,进门买票,进景点仍要买票,可谓大票套小票。也难怪,我国这种卖票方式肯定不是内蒙人民首创,我知道的便有故宫。
其实,除了公主湖我认为真的值得一去外,乌兰布统的所谓景点哪个都是人满为患没有往日的观赏价值。随着旅游项目的开发,这些因摄影作品而知名的景点就像一夜暴富的二混子一样,无休止地挥霍着这点资源,我很担心,终究有一天人们将无处寻觅心中的最美草原。
还是路边的景色更实惠,只要你在车流中随意停车拍照时尽量靠边,不要影响交通即可。
33

34

35

36

37

38

第一次去乌兰布统好像是2007年,那一次是和老海军一起,军区招待所客房绰绰有余,吃的虽然不好,但完全可以果腹,出行需要租用农民的吉普车,否则会被陷在沙地里。之后又陆续去过几次,感觉都很不错。那时候,出门见不到几个客人,偶遇几个也是穿着冲锋衣背着相机脚架的,除了路是被车压出来的,其他的都是原生态。而如今,但凡人集中一些的地界,垃圾遍地寸草不生,塑料瓶子塑料袋、旧饭盒简易筷子、一次性口罩二手卫生巾,你能想象的生活垃圾应有尽有。不尽令人唏嘘感叹:那个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教育案例浮上心头,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痛恨当年的屈辱,可是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为什么人家不待见咱呢?
回到闷热的北京,越发觉得那里是天堂。
一路上除了高速和河北、北京段的国道省道有些堵塞外,内蒙境内的路况均好,由于限制大车通行,很多道路虽然不宽但跑起来非常惬意。虽有限速,但摄像执法的点极少,我不是鼓励超速违法,而是告诉大家即便偶有超速也不必内心紧张,当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对了,内蒙的道路指示标识不是很周全,有些甚至只有对面有路标牌,过去之后回头看才明白,所以,事先预备好地图和靠谱的导航很有必要。
建议,想去草原玩的朋友完全可以不去景点,驾着你的车,随意在公路上行驶,满眼的景色足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