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家台情结

(2013-05-08 21:23:10)
标签:

北京

张家台

随拍

杂谈

旅游

    张家台,一个平谷深山里的平凡村落。
    初识张家台缘自一篇关于张家台村搬迁的报道: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由于滑坡等因素,村干部决定贷款在山坡下的一个水库旁建一座新村,于是一个整齐划一的别墅村出现了。我不知详情,其中必有或这或那的故事,张罗这件事的酸甜苦辣只有当事人自知。只是由于这个消息,便跟朋友们一起踏上寻找这个美丽山村的路程。
故事于是变得不再被关注,美丽的村庄和质朴的村风反倒成为一个情结,使我着魔一般在短短两年内记不清第几次进村度假了。
    其实,张家台并无特别好玩之处,一段后人用石头重砌的长城遗址,直直的,远没有理想的蜿蜒曲折;一个不知为何取名“东指壶”的山上停车场,沿着胳膊肘一样的 “之”字山路上去,体力好的话可以停下车后沿着山路登一段山,植被确实不错,但确实找不到那种高山的美感;还有就是“著名”的一线天了,其实就是路边的一处悬崖,由于崖缝过窄仅能容下一人通行,得名一线天。没了。
    可是我还是愿意去,愿意住上一日,悠闲地走走,在泉水边洗洗不一定脏的车,坐在李大厨的农家别墅客厅里聊聊天,就着李大厨家自产的水果干果喝喝茶,请李大厨炒上几个似农家又非农家味道的小菜,伴儿多时再或多或少地酌几杯小酒。没有鱼竿,有的话可以在水库边装模做样地坐着马扎戴着墨镜,反正也没人知道你究竟会不会钓鱼。
    跟李大厨的缘分出自第一次去时的偶然:当时的张家台刚刚开始搬迁,新村里人家还不多,多数村民正忙于装修之类的。我们开车直接上了老村,溜达时巧遇一村民,搭讪后有一搭无一搭地闲聊几句,顺便问道:村里有没有农家院可以吃饭住宿?得到的答复是,老村没有,新村刚开始搬迁,即便有也未必达到接待水平。见我们有些失望,便拿出手机说,我问问我儿子家能不能住,只是还没开业,没有准备。
    于是,我们就住进他儿子家,这个儿子就是李大厨,我们也是他家的第一拨客人。后来得知,李大厨的爸爸是村里的医生,难怪一副知识分子的气质呢。全家人似乎都不是很善言谈,全部笑容可掬谦虚谨慎的样子,非常和善。之后,我发了一篇博克,特意在博里公布上了李大厨家的联系方式。再去时,李大厨兴奋地对我说,大哥成了我家恩人,巡着博克找上门的客人与日俱增,我当然有一丝丝的成就感。再后来,每次去必住他家,走时偶尔还会捎回一些大厨夫妇为我准备的山货,就像串亲戚一样。
    五一小长假约上昊爹昊妈,分别带上两家的老人一同去张家台小住,老人们对那里也是赞不绝口。有趣的是,到达不久先是接安芷夫妻俩的电话询问赴张家台的路线,没多久又接到胖哥“越走越远”和夏哥电话,询问的都是同样问题。不一刻,陆续都到了,有久不见的庚王虎大哥和人淡如菊大姐夫妇,还有夏嫂。看来对张家台有情结的不止我一人。
    假期里,山村停车场里停满汽车,村里的路边也是车满为患。夜幕降临,路上散步的客人就像电影刚刚散场。路边和山脚下到处可见水瓶塑料袋。宁静的小山村已无宁静。我担心着,这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很快就会人头攒动垃圾遍地,那时,我还有张家台情结吗?

 

 

1

张家台情结

 

2
张家台情结

 

3
张家台情结

 

4
张家台情结

 

5
张家台情结

 

6
张家台情结

 

7
张家台情结

 

8
张家台情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区内外的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