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单位组织一次运动会,以示和谐,我们单位人少,我只好硬着头皮凑数。
追溯一下,我的运动员生涯还是在初中之前,高中时换了学校,才知道年级里走路横晃的一些男女是准专业的运动员,他们或者在区县有自己的记录,或者是当时在学校体育圈小有名气,打那时起,我就只有羡慕别人的份儿了。归纳一下,小学时我作为运动员得过奖,初中时作为运动员积极参与,高中到大学时期我完全是现场观众,毕业后便彻底成为了电视观众了。
小学初期,不知道啥原因,同龄的孩子都不长个子,所以我似乎在体育方面表现较好,尤其是技巧型的项目,体育课上的示范动作基本都是我来做,垫上、单杠、双杠、跳马、跳高之类的。学校每年一度的运动会我是每届都参加的,最好成绩是跳远似乎拿过第一。百米也曾跑出过第二的好成绩,但那确实是个意外:跑步历来不是我强项,但报名时发现跳高跳远的扎堆乌泱,于是便无知无畏地报了百米。起跑时发现这一组的百米只有我和一个小个子两个人,那小个子居然比我跑的快,于是我稳稳地获得了亚军。
小学后半段是比较黑暗的日子,同年级降下来几个蹲班生,年龄比我大出2-3岁,我一直不明白他们为啥不升学。那时候分组是按年级分的,比如1-2年级一组,4-5年级一组。刚过10岁的年龄段,差2-3岁的同组运动员,体力可是差多了,记得很清楚一次400米跑,我被高出半头的几个留级生拉下近50米最后一个到终点,校长当着我的面批评班主任:这孩子怎么能让他跑400呢,玩点技巧性的还差不多。班主任一声没吭,旁边一个和气和女老师叹息着:没办法,身大力不亏呀。后来这个和气的女老师生病早逝了,似乎也就30多岁。
掐指一算,我的运动员生涯已经很遥远了,这次却跃跃欲试起来。到了中年组检录时发现只有3人,我心中窃喜,小学百米的运气是不是又来了呢?可是到了比赛时间才发现10多个壮汉站在海绵垫子周围。我建议横杆从80厘米起,可是裁判固执地坚持从1米开始,于是我在第二次试跳时才勉强过关。之后横杆升到1.1米,我又建议升到1.01米,裁判还是不接受建议,我只好弃权了。30多年后的运动员梦想就此打住了。
总结一下单位运动会的特点:一是仪式的总时间超过比赛时间;二是组织会议的认真程度远超过运动员准备自己项目的认真程度;三是奖牌数目可以公布而成绩却完全拿不出手;四是所有规则完全向机关倾斜,最终机关如愿拿到了总成绩第一。但总之,这是一个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是一个人数多的单位展示自身实力的大会,也是一个人数少的单位倍感羞辱的大会。
1 空中姿态还不错,可惜杆落了

2 这个貌似可以成功

3 我们博士代表我单位跑接力,他身后再没有人了

4 可是他的表情却像跑出了第一

5 居然还笑的出来?

6 看下面一系列表情,知道他们拔河赢了

7

8

9 胖子未必都速度慢

10 我们的三朵金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