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有个龙喜村

标签:
阳朔旅行/见闻旅游秋天摄影随拍文化休闲 |
我们的车盲目地前行,误打误撞地开进一个叫喜龙村的村庄,故事从这里开始了。

这里是静悄悄的村庄政治、文化和媒体的中心,类似村庄的中央广场。我们问这些村民:村里有吃饭的地方吗?他们异口同声:没有!但从我的背后传来一声妇女的吆喝:上我家吃吧。

就这样我们认识了这个自称是村里的能人的梁大姐,她看见我们有些疑惑,便又喊来邻家另一个大姐帮忙下厨。

其实梁大姐家似乎什么吃的都没有,邻家大姐很乐意地从自家抓来一只打鸭子,并开始洗刷梁大姐家很久没用过的茶具和餐具。

梁大姐给我们看她家的厨房,有燃气也有柴灶。她总是不好意思地重复着:农村嘛,就是这样子,有些乱。我们也连说:挺好挺好。我心里却担心着领导的肚子,也为自己的小身板担忧着。

梁大姐说自己非常能干,丈夫是个司机,白天基本在外忙;两个女儿全部出嫁,老大嫁到临桂县,老二为她招来一个女婿,就算他们家也有了儿子。她要替女儿带孩子,还要替他们养牛,同时她又是一个有证的导游。

女儿和“儿子”很孝顺,经常带钱回来。她拿出小女儿的照片给我们看:我的女儿很漂亮的。

帮忙的邻家大姐发现梁大姐家基本没啥吃的,便再次回家带来了笋干和柚子。很热情,但最后要付钱的。

光顾着介绍自己家了,鸡和鸭子还没杀呢,我们饿着肚子催她赶紧杀掉炖上吧。大姐说家里的狗很肥,愿意吃也可以杀掉,我们说还是算了吧。

于是我们坐在洒满阳光的院子边吃水果边跟杀鸡的大姐谈天说地。

一个邻居从地里收完红薯路过,被我们召唤进来。

选了10个看起来好些的红薯,作为午餐的补充。

梁大姐一直以为我们是上级派来体察民情的,不断地说这个村的干部很好,替老百姓着想,是不是请他过来跟我们见一面?

村支书真的被她请来了,很纯朴但也很“官员”的样子。

支书很注重礼节,每个人递上一支烟,并给会抽的同事点上。

在“贫下中农的主心骨,敢斗风浪的好带头”的精美词句鼓励下,支书平易近人地跟我们谈起了村里的基本情况。

支书说这个村其实里阳朔县城不远,但由于在山里,所以一直不富裕,现在好了,高速公路通车后村里发展很快,已经排在县里的中上水平,他去年得到的表彰就是到北京参观了鸟巢。

卖红薯的邻居干完地里的活儿抱着孩子又来看热闹,隔着墙头说我们村很少来外面的客人,即使来了,也都是梁大姐带回来的。

梁大姐感到很自豪,打电话请她老公回来一起吃饭,但他丈夫说很忙,最终没回来。
后来我们就吃上了双手和牙齿一起使劲斗很难撕开的鸡鸭合炖,不过里面的笋干真是好吃。由于忙着吃喝满手油腻,所以拍摄到此终止了。

桂林之行还有部分风景待有时间时整理,第一篇发一组纪实片,实属担心自己记性太差过几天全部忘光的原因。
后一篇:阴雨漓江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