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质粒上的T-DNA如何能把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2016-11-24 21:06:46)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教育和教学 |
学生提问:认真分析教材上的图解,Ti质粒上的T-DNA能够把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是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DNA上,但这样应该就破坏了T-DNA了,就像标记基因被破坏后没有功能一样,T-DNA也应该丧失功能才对,为什么目的基因插入到T-DNA中,还具有功能呢?
教师解答:Ti质粒上有T-DNA,这种DNA可以转移到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染色体上。
T-DNA(Transfer DNA)即转移DNA,又名三螺旋DNA,是一种由三股ssDNA旋转螺旋行成的一种特殊脱氧核糖核苷酸结构。T-DNA是Ti质粒上的一个片断。利用农杆菌等微生物可将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片段通过T-DNA载体转移到受体植物的基因组中,是基因工程的重要技术手段。T-DNA上有三套基因,其中两套基因分别控制合成植物生长素与分裂素,促使植物创伤组织无限制地生长与分裂,形成冠瘿瘤。第三套基因合成冠瘿碱。T-DNA技术是构建突变体库,反向遗传学的突破性技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