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标志重捕法及误差分析

(2011-11-08 10:47:31)
标签:

教育

分类: 高中生物教育教学

定义: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是种群密度的常用调查方法之一。

统计原理:根据自由活动的生物在一定区域内被调查与自然个体数的比例关系对自然个体总数进行数学推断。  

理论计算公式:N=M×n/m。   

前提或假设:调查期间数量稳定;标志个体均匀分布在全部个体之中;标志操作不影响动物的行为和死亡。

操作流程:

1、完全随机选择一定空间进行捕捉,并且对被捕捉对象进行标记。标记个体为M。   

2、在估计被标记个体完全与自然个体完全混合发生的时间之后,回到步骤1捕捉的空间,用同样的方法捕捉。捕捉数量为n。   

3、被捕捉个体中被标记个体为m。   

4、按照理论公式进行计算。   

5、多次试验求平均值。

注意事项:

1、选择的区域必须随机,不能有太多的主观选择。  

2、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对其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行为产生任何干扰。  

3、标记不会在短时间内损坏,也不会对此生物再次被捕捉产生任何影响。  

4、重捕的空间与方法必须同上次一样。  

5、标记个体与自然个体的混合所需时间需要正确估计。  

6、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对它的捕食者有吸引性。

可能的误差:  

1、本地生物随机或者节律性的迁出迁入。  

2、标记个体与自然个体的混合所需时间估计错误。   

3、捕捉所在空间有特殊因素造成个体分布的特殊。  

4、被标记个体的死亡、标记遗失等。

使用事例:一个学生估算一块木头下面鼠妇的种群数量。她在木头左端一区域用捕虫网捉了40只鼠妇,将它们标记后放回,并与该种群中的其他个体混合在一起。24h后,她又在木头左端用同一个捕虫网捉了80只鼠妇,在新捉的鼠妇中,只有16只是有标记的。已知在24h内,鼠妇无死亡,没有受伤害,无迁入与迁出。请估算该块木头下鼠妇的种群数量:N= 40× 80/16 = 2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