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小住杂记

标签:
天目湖乡镇晚霞乡间小路市场 |
分类: 听雨游摄 |
在新浪博客的草稿箱里,躺着我未完成的几十篇半拉子博文,是我做事不专一、不执着的见证。
没做完,却又不肯放下,便形成了时常的纠结。
今天又翻看,是七年前的一篇半拉子,自然地勾起了对那段岁月的回忆。
七年前,我一个人,在天目湖附近的一个小镇上小住,只是为了距离在这里短期工作的儿子近一些,一周之中,会过来陪老妈吃两次晚饭,那是让我最开心,也是最忙活的时刻。
这是一个非典型的江南小镇,稀疏的街道,却有着北方农村集镇的建筑特点,钢筋水泥,粗粗笨笨。
正值炎热的夏季里,平常街面看不到几个人,在炎热的季节中,唯有一早一晚的街面上是嘈杂热闹的,买的或卖的,车水马龙的,其他的时间,基本上是安静的,犹显出树上不倦的蝉鸣。
镇上只有一处菜市场和一处象点样的超市,全镇人每天所需的食材,多半由这两处卖场提供。虽然有着南北饮食的差异,但一日三餐由自己来做,故也不存在口味不适的问题。如果哪一天有点犯懒,不想做了,在这里想买点符合北方人口味的食品,还真不容易。
说起来自己的适应能力还算是可以的,一个人独居他乡,竟能悠然自得。当然了,现在有了网络,有了电视电话,远离家乡的感觉也被冲淡了很多。
这些天连日高温,即使不出门,室内温度也达到32度,空调开久了,老病根都显了出来,索性关了空调,沉下心性,倒也慢慢地适应了。早年间没电扇空调的夏天,也不过如此,再说冬病夏治,腰椎肩颈的老毛病,通过不断地出汗代谢,可以缓解不少呢。
一个人的生活也有不少的乐趣,无人打扰,可以随性地安排可做的事情。儿子隔一天来吃晚饭,老公每晚一通电话,生活中部分的孤独,也是一种惬意。
其实,每一种生存状态中,都有或幸福或痛苦的不同元素,重要的要看自己的筛选和感悟了。
当然,我也是在努力地去做。
勤劳的老妇人和她的菜园。
因为是旅游区,这里的居民不以土地为生,许多的土地杂乱地种了菜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