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阳夏程里村位育堂

标签:
夏程里位育堂建筑文化 |
分类: 家乡足印 |
东阳市虎鹿镇厦程里村的位育堂,被誉为“中华大地第一民宅”,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价值。
位育堂建于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由当地布衣百姓程用祁(号北麓公)率领9个儿子和34个孙子共同建造。清嘉庆年间,程用祁的贤孙程铃考中进士并任四省督查后,正式将正厅命名为“位育堂”,取自《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寓意天地和谐、万物生长。
位育堂占地657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3000平方米,共有房屋209间、柱子1500个、明堂和天井45个,被誉为“中国民居中规模最大、房间最多、寓意最深、布局最严谨、功能设施最全的一座乡民家族院落”。厅内屋架采用“复水椽”结构,从内部看有两个屋顶呈“从”字形,外部看仍为“人”字形,合起来象征“众”字,解决了屋面排水问题。纵深五进,大厅五开间,前厅七开间,远超常规三间规模。
历经数百年,位育堂仅保留部分厅堂,但仍能展现精湛的木雕和建筑技艺,不仅是东阳民居的代表,更体现了中国古代民间建筑的智慧与家族文化的传承。它与苏州陆宅、绍兴吕府齐名,但后两者均为官宦所建,而位育堂却是普通百姓的杰作,堪称“布衣造大堂”的传奇,现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