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仙居县城郊南峰山、福应山分别有两座塔,一座叫南峰塔另一座叫福应山塔,2013年3月5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峰塔始建于北宋天圣十年至明道二年(1032~1033年),福应山塔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至皇祐三年(1048~1051年)。南峰塔通高23.6米,平面6边形,高7层,为仿楼阁式砖塔,通体粉刷白灰。塔体为空筒式结构,内边长0.7米,内部空间不到2平方米,沿内壁脚窝可攀至顶层。檐下置砖斗栱,承托出檐。二层以上各层倚柱施转角铺作,每面施一朵补间铺作,均出一挑华栱,无扶壁栱。底层副阶斗栱仅存失壁栱,无补间铺作,转角为重檐,上托素枋。每面明间设壸门形的门洞,转角为八角倚柱,柱间以木构阑额联系,不设普柏枋。塔的顶部用砖叠收,上置塔刹。基座为须弥座。
福应山塔位于仙居城东福应山巅,塔高26米,形体纤细挺拔。平面六边形,高七层,楼阁式,以砖为主的砖木结构。塔身每层有平座,腰檐。每面为壁龛。龛两侧砌出槏柱,转角处为八角形倚柱,下端做出地栿。每面倚柱之间施木阑额,腰檐下为砖木混合斗栱,倚柱上各有斗栱,每面施补间斗栱一朵。腰檐用菱角牙子砖与平砖相间,叠涩挑出。塔刹原为金属铸成,已毁,1991年修复。两塔底层设副阶,体现了鲜明的江南宋塔特点,是研究我国南方古塔发展、传承、演变的实物例证。
介绍摘自网络 ,摄于:2023.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