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江北街道夏渠村的古建筑

标签:
夏渠懋德堂遗经堂盛德堂杜氏宗祠 |
分类: 家乡足印 |
东阳市江北街道夏渠村,一共有厅堂19座,其中“24间头”为3座,还有3座为“13间头”。堪可称为古建筑群。总占地面积达26640平方米,建于雍正年间1735年,距今已有200多年,这些古建筑中的懋德堂、遗经堂、盛德堂、杜氏宗祠等多座建筑已被东阳市文物主管部门确定为文物保护点,夏渠村民被方圆几十里的人们称为“前世修过”的人。
先贴一组村容村貌,虽然经历时代的洗礼,但还是能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
夏渠村的古建筑各具特色,风格有异,建筑内蕴丰富,最为注目的当属东西方向一字排开的三座廿四间头,如下图所示。
正中座叫懋德堂,建于清乾隆年间。东座叫遗经堂,建于清嘉庆年间。西座廿四间头建于清朝晚期,1949年8月因火灾烧毁了后半座。
每个厅堂的内外地面和墙壁,都用坚实的碎石和青色条石铺就,那偌大的木头柱子,一个大人用两条胳臂还合围不过来呢。据传,所有的建筑用材都是祖先们用手提肩挑,人工扛抬的。像青石这种建材则是从40里外的义乌等地挑、抬回来的,个中艰辛可想而知。而所耗费的人工数已不能用数字来统计。
东阳市级文保单位遗经堂 懋德堂
夏渠厅堂院落众多,规模超凡。除了用材上乘外,所有雕饰华丽、精致,融东阳木雕、石雕、砖雕艺术于一炉,尤以山水雕刻最为精湛,门、窗、梁、柱、檐的各种人、物造型美轮美奂,栩栩如生,浑厚拙朴,或细腻精致,玲珑剔透。精镂细刻着的内容丰富的艺术形象,通过空间形态,视觉效果而产生美感,可谓匠心独运,巧夺天工。每逢除夕夜,当这3个厅堂挂满了的花灯一齐儿地点亮,观灯人踏进厅堂,就像“游”进了灯的海洋,让人心花怒放,流连忘返。
东阳市级文保单位 盛德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建筑群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厅堂与厅堂之间的通道都是用大小均匀的鹅卵石整整齐齐铺设的,下雨天在厅堂与厅堂之间来回穿梭走动多时,也不会湿鞋。而整个建筑群又巧妙地设有多条可供进水、出水的暗沟,所以排水一直通畅,即使大涝之年,厅堂里的任何地方都不会有溢出来的水。令前来观瞻的人,无不咄咄称赞。
东阳市级文保单位杜氏宗祠
摄于2019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