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上安恬达德堂

标签:
南马上安恬达德堂文化 |
分类: 家乡足印 |
马标祥日后经营火腿、酿酒生意,以农养商、以商扶农,渐成气候。鼎盛时期每年制火腿八千只,酿酒三千坛,夫妇俩由此积累的巨大财富使得马家可以三次大兴土木:光绪二年(1876)造堂屋、厢房、重厢计24间;光绪十八年(1892)造前厅、厢房、重厢计26间,即今达德堂建筑体;光绪二十年(1894)造广远公祠21间。





达德堂建筑年代不同的前后两进在木雕的繁简分布、雕刻技法上亦有区别。前进华丽恢宏,后进朴素雅致。草木花卉、祥禽瑞兽、宗教神话戏文人物、抽象博古四大类东阳木雕的典型题材在其间一览无遗,承载着以图载道的功能。苏武牧羊、刘关张送徐术一类宣扬仁义礼智信的戏文木雕实质是以天理来塑造儒家正统理想人格的文化载体;自然万物也都被人格化:马羊虎犬象征忠孝节义,梅兰竹菊代表四君子。移情于物,物具有了人的品格情操,情景交融、物我同一。夏荷“可远观不可亵玩焉”,是自寓志清节高;而“梅有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当它们与不同的祥瑞动物、人物、博古器物搭配,则衍生出更丰富的吉样寓意,马、猴、蜜蜂象征马上封侯,竹枝与花瓶寓意竹报平安……这些承载教化之道的题材作为雕饰内容的主体,奠定了东阳木雕在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上的精神面貌。
以下是广远公祠,离达德堂不过几十米,此次大门关闭,无法进入拍摄,但从外围可以看出建筑的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