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与诸暨交界处的石拱桥(里洞桥)

标签:
诸暨里洞桥石拱桥文化东阳 |
分类: 家乡足印 |
东阳与诸暨两地唇齿相依,虽有会稽山脉相阻隔,但山脉间连接南北的古道,则为两地架起了一座座沟通往来的桥梁。
旧时,从东阳市区出发,出新安门,途经麻车埠北渡东阳江,过蟾院、许村、上卢、楼里、上卢桥、笕竹岭、岭北周,可远抵杭州。在这条古道上,有座横跨于笕竹溪上的百年石拱桥叫盛庄里洞桥,建于清朝年间,桥下是笕竹坑,坑内溪水潺潺。只见桥身全部用卵石堆叠而成,桥貌古朴,保存完好,今为东阳诸暨分界处。










不得不赞叹古代造桥匠人的伟大,不用任何粘合材料,依自然山石垒砌而成的石拱桥,经历了百年的风雨洗礼,依然完整如初。




关于这座百年石拱桥,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说。相传这一带被称为秀才转,据说秀才罗隐本是天子命,避地东阳,所说的话为开金口。某日他行经此山,见群山环绕,忽然迷路了,罗隐以为路到了尽头,也就怏怏而返,后来秀才进杭城赴举,都不敢走这条路,只得绕远路而去。
又传石拱桥下的笕竹坑内有石盆,罗隐在这里洗澡后,用泥沙掩盖,结果这一年收成很好。后来,村人看石盆,石盆内“有沙则收成丰无则歉”,往往都得到验证。此外,笕竹坑内还有马蹄石,相传是刘秀逃难时遗留,不过1989年洪水后,已不知所踪。



2019年8月30日
旧时,从东阳市区出发,出新安门,途经麻车埠北渡东阳江,过蟾院、许村、上卢、楼里、上卢桥、笕竹岭、岭北周,可远抵杭州。在这条古道上,有座横跨于笕竹溪上的百年石拱桥叫盛庄里洞桥,建于清朝年间,桥下是笕竹坑,坑内溪水潺潺。只见桥身全部用卵石堆叠而成,桥貌古朴,保存完好,今为东阳诸暨分界处。










不得不赞叹古代造桥匠人的伟大,不用任何粘合材料,依自然山石垒砌而成的石拱桥,经历了百年的风雨洗礼,依然完整如初。




关于这座百年石拱桥,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说。相传这一带被称为秀才转,据说秀才罗隐本是天子命,避地东阳,所说的话为开金口。某日他行经此山,见群山环绕,忽然迷路了,罗隐以为路到了尽头,也就怏怏而返,后来秀才进杭城赴举,都不敢走这条路,只得绕远路而去。
又传石拱桥下的笕竹坑内有石盆,罗隐在这里洗澡后,用泥沙掩盖,结果这一年收成很好。后来,村人看石盆,石盆内“有沙则收成丰无则歉”,往往都得到验证。此外,笕竹坑内还有马蹄石,相传是刘秀逃难时遗留,不过1989年洪水后,已不知所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