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诗画浙江温州瓯江江心屿行吟视界 |
分类: 行走之美 |
或许是生长在江河湖畔的缘故吧,我总觉得,如果游览一座城市,选择依水傍江之都方为上策。我的浙南之行,便从瓯江之滨的温州开始
温州,以气候温和而得名。发源于浙江庆元的八百里瓯江,流经龙泉、云和、丽水、青田、永嘉,在温州市注入东海。瓯江,因温州古称瓯而得名,是浙江第二大河,风光秀丽,旖旎多姿。瓯江上游转折迂回于崇山峻岭形成许多急流险滩,下游北岸为永嘉、乐清,南岸是温州市区。江面宽阔,由于江流海潮相互激荡,彼此消长,泥沙沉积,形成了西洲岛、江心屿、七都岛、灵昆岛四个江中洲屿
瓯江四屿中的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北面的瓯江之中,呈东西长、南北狭的形状,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是中国四大名胜孤屿之一,国家4A级旅游区。江心屿古时为两个小岛,南朝宋初郡守谢灵运曾登上孤屿,写下“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名句。江心屿风景秀丽,历史古迹,人文景观丰富,是瓯江上的一颗璀灿明珠,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
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韩愈、谢灵运、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屿中名胜古迹众多,数百年来流传至今的舂城烟雨、瓯江月色、孟楼潮韵、远浦归帆、沙汀渔火、塔院韵风、海眼泉香、翠微残照、海淀朝霞、罗浮雪影,号称“江心屿十景”。如今,为充分开发江心屿夜景资源,精明的温州人实施了江心屿灯光秀建设,动用现代影射原理和多种手法,重点突出东、西二塔和江心寺,欲使瓯江上的这颗明珠更具名付其实,达到环境、艺术、气氛和格调的完美统一。依我愚见,添“媚”不少,增“韵”不多。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夏秋时节,是地处沿海的温州多受台风等强对流气候影响的季节。雨后的傍晚,我搭乘望江路边的瓯江轮渡来到慕名已久的江心屿,体会江心清韵
感受“江心清韵”,人们多以江心屿上“孤屿”石刻后的来雪亭、东塔畔的临清亭为代表。来雪亭因张克平先生在《九山亭园记》中缘有关江心赏雪的精彩记叙闻名。而温州本身遇雪极为稀少,我等难以有幸目睹,只能幻而想之,求以共鸣。倒是小憩在东塔畔的临清亭里,但见瓯江之水,在葱茏的大树映衬下,满目翠波。绿影婆娑,山色如黛,宛如阵阵清风,沁人心田,令人目酣神驰。东、西两塔,虽为重建,但依山傍水,绿树环抱,怎一个江心清韵能够言尽
尽管温州地处入海口,城区的瓯江水虽不清澈;两次台风的间歇期,鸥城依旧闷热;寥寥数日,轻点瓯江,也难以揽括全貌。但当我踏上江心屿,置身碧野,观浩渺江波,听拍岸涛声,不也能感悟到别样的“江心清韵”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