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上海世博起源城市孩子行吟视界 |
|
E
漫游世博
|
|
世博会正在上海举行,每天 50~60
万的参观者,把世博园的场馆围得水泄不通。大伙儿的心情基本相同,千载难逢,咱不凑热闹,谁凑?!不过,这热闹,咱也不瞎凑。第一次看世博,我没做什么功课,疲惫地逛下来,对如何抓住主题看世博有了粗浅认识。建议准备去凑热闹的朋友们,从创意、建筑、科技、环保、艺术
5 个元素去看展馆,相信你的体力不会白白消耗,并能从中收获新的启示。
西班牙馆——如果
EXPO 2010
设立观众评奖,我愿把“最具特色建筑外形奖”选票毫不犹豫地投给它。漫游这座返璞归真的现代艺术建筑,可谓倾听一场西方传统与东方传统的对话。
西班牙人的 Hot
是出了名的,没料到这次却是走历史人文路线。展馆是一座复古而创新的“藤条篮子”,外墙由藤条装饰,通过钢结构支架来支撑,呈现波浪起伏的流线型。阳光可透过藤条的缝隙,洒落在展馆内部。而每块藤板的颜色都是不同的,抽象地拼搭出“日”、“月”、“友”等汉字,表达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而8524块藤板全部由中国本土艺人编织。由此可言,是中国人编制了西班牙馆。
这座面积最大的自建馆,主题为“我们世代相传的城市”,由“起源”、“城市”、“孩子”三大展示空间组成的。参观者宛若置身西班牙城市的街道上,感叹西班牙光辉灿烂的历史、人民的智慧和创新,品味众多知名的城市规划家、社会学家、电影工作者和艺术家共同打造的盛宴。就我而言,最欣赏“起源”展厅里在激昂的鼓点中翩翩而至的弗拉明戈舞者(NO.4图)、“孩子”展厅中吉祥物“米格林”(小米宝宝)的视角遥想未来生活(NO.9图)。
这里,行吟只谈论了西班牙馆的建筑特色,以及个人的偏爱。有关创意、科技、环保、艺术诸方面,行吟期望通过图片传达个人的感知。
|
XINGYIN Phot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