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地理城市生活情感杂谈视觉生活行吟视界 |
分类: 视觉生活 |
F E
一种情愫
为一些相约,为一些梦想,为一些牵挂,为一些公务,北京我一去再去,我已无法细数究竟去过多少次。但是至今,我依然无法辨析,究竟是因为这些人,爱上这座城;还是因为一座城,爱上了这些人。
|
|
在我的北京朋友中,通过网络相识的为数不少。虽然相识的时间长短不一,但我们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TA们之中,既有“土著”,也有“北漂”。我的女儿如今也在北京上大学。因而这些年里,什刹海、国子监、南锣鼓巷、烟袋斜街、成贤街、大山子、定福庄,成了我常去光顾的北京地标。这些北京朋友,有的我每次赴京都会见面,有的2~3年才见一面,可TA们带给我的愉悦,给予我和女儿小珂的关爱,与这座古老的城市一样,令我无法忘怀。
常去一座城市,有向往的喜爱,也有想说爱你不容易的喜爱,矛盾的心绪中或多或少充斥着无奈。这与你是否真正属于它无关。城市,只是一个谋生栖息地。生活在这座城里的人,对我来说更为重要,TA们是构成这座城市永恒的血脉。
上次去北京,见到朋友歌。在我眼里,歌是一个充满乐观、为人低调、善解人意的朋友,一个时常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朋友,一个永远也不愿给对方丝毫为难的朋友。即便是朋友聚会,歌也会将会面地点安排到对方赴约最方便的地方。这样的朋友,在现实生活中实属难得。歌喜爱艺术和体育,有着非常丰富艺术想象力,不仅设想出“与莫奈看日出和雷诺阿喝下午茶”,而且擅长用随身携带的美工笔速写心中的图景。 与朋友相聚的时光是轻松愉悦的,这种感觉在工作中,永远也无法寻找与复制。在国子监和附近的胡同,一边穿行,一边听歌讲述童年在胡同里嬉闹的情形,交流彼此儿时顽皮的趣闻,在“老满馅”品尝老北京的风味菜,豆汁儿,炸咯咋,芥末墩儿,炒肝儿,炸酱面,一边吃着,一边聊着,谈笑间,一起给上海的没儿、青岛的小光拨打电话,与正在云南的小艾牵手,一起炮制史上最牛三地会签的明信片……,黄昏的时光就这样在浓浓的京味儿中流逝。
临别时,歌把《皇城根儿》和一幅自己的胡同速写赠与我。我明白歌的用意,半天的时间游逛北京的胡同,只能瞥其一角,余下的110个古老地标,只能留作他日再来游走。人的一生能走出许多路,精彩的路是需要慢慢用心品味的。
曾经和朋友戏称自己在京城大多扮演“余则成”,因为北京的道路交通实在太拥塞。告别朋友,我习惯地选择搭乘地铁去定福庄。在宽敞明亮的地铁五号线张自忠路站候车,看着南来北往地铁和匆匆赶路的人流,我想起了此行未能重逢的京城好友穆伦说过的一段话:
|
■
■ XINGYIN
■ ■
|
|
一座城市
其实爱上一座城
这个中的滋味
只有自己才能够深深体会
|
后一篇:也谈『论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