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德堂制

标签:
杂谈 |
景德镇官窑瓷器款式。慎德堂是道光皇帝时期在北京圆明园里修建的一处书房,“慎德堂制”款的瓷器是景德镇御窑厂为道光皇帝烧制的一种官窑瓷器。道光官窑器一般以“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青花款为主,也有抹红款及描金款。茶叶末、炉均釉等器物上则为六字刻款。个别粉彩器上偶见“道光年制”四字红地描金篆书款。道光时期落有堂名款的如“退思堂制”、“山解竹主人造”等,大多是精品。慎德堂是道光皇帝读书的地方,后期也成为道光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故题有“慎德堂制”红款的道光朝瓷器是道光皇帝的御用瓷。
http://s2/middle/3f2a6a9dgc4c98aa62bf1&690
慎德堂以三字直款为贵,款多系抹红色,亦有描金色。图案以折枝花为多见。其描红地描金器亦属珍品。以三字直款者为最贵。
“慎德堂制”四字为楷书底款,款识以侧锋书写,字体秀丽,笔道如刀尖斜刻一样有力。道光以后咸丰朝官窑瓷器款识的书写,也继承了这种工整的侧锋书体。
后世仿道光的瓷器,署“慎德堂制”款的屡有出现。光绪时期仿品书写的款识,字体变得行笔无力,大多为红彩款,色调红中泛黑。民国时期的仿品,色调反而有些接近道光、咸丰朝的款识,但笔划柔腻纤细,笔路断断续续,并多向两边分离,出现中空现象。
慎德堂款瓷器一般口延部分都是以镏金或是用金粉加以装饰使其变的更加体现出管窑的华贵与华丽:
在瓷器上绘画图案有、《鹌鹑》《象征吉祥的龙》《象征富贵的牡丹》《象征圣洁的玉兰》《象征多福的佛手等》《柿子》《意寓太平有象》《事事平安等》《花鸟》其中《花卉和鹌鹑》最为出名,而人物纹则以耕织图、龙舟竞渡、婴戏为最多。耕织图最早于康熙时期出现在瓷器的装饰上,后代均有此类图案出现。龙舟竞渡最初为南方地区的一种水上活动,后来流行于黄河流域。到明清时期,宫廷也开始仿照此习俗。在慎德堂款瓷器中的盘、碗、瓶等器物上,龙舟竞渡图均有出现龙舟竞渡图自乾隆时期出现后,一直延续至晚清,在道光时期最为盛行。婴戏图案自唐宋时期开始一直是瓷器上的主要装饰题材,在道光慎德堂款瓷器中,同样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款识为双排四字款〈慎德堂制〉书写工整,流畅,大方,无粘笔,〔在慎德堂制〕的制字上,衣字旁从上至下一笔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