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铜镜的常识

(2011-09-16 17:38:00)
标签:

杂谈

铜镜的常识

 

http://s7/middle/3f2a6a9dxec2759ede046&690

 

古代铜镜绝大多数为圆形,少数为方形、长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和带手柄的。

铜镜光亮的一面为镜面,反面中央设钮以穿绦带便于手执使用。镜背除少数素面外,大多数铸有图案和铭文。

圆形镜一直是铜镜的重要形式。方形是圆形之外中国古镜中最常见的造型,大部分方形镜为正方形,也有极为罕见的长方形造型。随着铸造技术的发展,唐代的手工艺人受到波斯萨珊王朝的造型艺术的影响,在铜镜制作中打破了传统的造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花形镜,成为铜镜中的一道绚丽风景。宋代受祟古风尚的影响,铸出了别具一格的鼎形、盾形、钟形、四方委角形、圆角方形等铜镜。异形镜除了常见的几种类型外,中国古镜中还有带手柄镜、八边形、亚字形、云板形、鸡心形等造型。

古人为方便使用,古镜尺寸大多小而薄,除特殊的外,一般为100至150毫米,大的在150至230毫米之间,小的在100毫米以下;小于50毫米、大于300毫米为罕见镜种。重量一般在几十克至300-400克之间,极少数达700-800克。

古镜的种类和纹饰大致上有战国镜,包括素面镜、几何纹镜、植物纹镜、动物纹镜、特殊工艺镜等;汉镜,包括蟠螭纹镜、连弧纹铭文镜、草叶纹镜、重圈铭文镜、四乳禽兽镜、规矩镜、变形四叶纹镜神兽镜、画像镜、夔凤、龙虎纹镜等;唐镜,包括四神十二生肖镜、瑞兽镜、瑞兽葡萄镜、花鸟镜、瑞花镜、神仙人物镜、特种工艺镜、瑞兽鸾鸟镜、盘龙镜、八卦镜、万字镜等;宋镜,包括素面镜、铭号镜、花卉镜、神仙人物镜、八卦镜、吉祥铭文镜等;金代铜镜则有瑞兽镜、双鱼镜、盘龙镜、历史人物镜、植物花卉镜、素面镜;元、明、清时代的铜镜,由于铸镜业趋于衰落,除形制变化较多,有柄铜镜多见,图案、纹饰绝少创新,纹饰简略粗狂。

铜镜的铸制

铜镜由红铜和锡、铅合金(即青铜)铸制古代青铜称“金”,比较珍贵,史料或金文所讲的“赐金”、“受金”多少即指青铜。

古代铸镜采用“范铸法”,即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种镜背图案、铭文,阴干后在经烧制,使其成为母模,然后再以母模制泥范,同样阴干烧制成陶范,熔化合金,将合金浇注入陶范范腔里成器,脱范后再经清理、打磨加工后即位青铜镜成品。一面青铜镜是否采用“范铸法”铸制,是鉴定古镜真伪的重要特征。 

 

唐代的铜镜,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看:一是从形制上看唐朝(一般称隋唐时期)之前的铜镜一般为圆形、方形,这种葵花纹是从唐朝才新出现的,当然,唐朝之后也有这种,但唐朝时期葵花纹多为八出唐之后多为六出二是从工艺上看,唐朝的铜镜和汉代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镜,在铜、锡、铅的比率几乎一样,所以表面的色相近,都反白汉代的、春秋战国为清白唐朝为银白,另外,根据出土或传世的铜镜研究发现,只有春秋战国至唐朝的铜镜有黑漆古,而唐朝之后铜镜,因铜、锡、铅的比率不同,铜镜多呈黄色、或黄中泛红、黄中泛黄。三是从纹饰上看,唐朝之前的铜镜纹饰都过于规整,内容多以升仙思想的仙人异兽纹为主,而唐朝铜镜相当大气,由象征幸福和爱情的鸾凤、鸳鸯、蟠龙、海兽葡萄、人物故事以及繁花似锦的花卉纹等。而唐朝之后的铜镜相对气势不足,多发花鸟、人物故事、并取以符篆、星象、干支等作为体裁



 

铜镜的收藏价值,首要是看其完整程度纹饰的精美程度。

宋代制镜特点:1,形式多样化。除常见形制外,还有异形的。比如说长方形、钟形等。2,题材集中,主要有三:第一类是缠枝花草,第二类是神仙故事,第三类是以诗文题记的铭文为主的镜子。

辽代是契丹族政权,掳掠的汉族工匠,多数风格与五代、宋一致。少数具有辽国的特点。

与南宋对峙的金代铜镜:1.双鱼镜,并分为简单双鱼镜,水草带双鱼镜,承安二年和四年铭带双鱼,还有鱼龙变化镜。2.龙纹镜,其大体分为单龙和双龙镜。3.双鳯镜。4.神仙人物故事类的铜镜。

唐代以前铜镜是贵族专用品,有很高的工艺性

战国、唐镜价最高,汉次之,宋、元、金较低,明、清不值钱。

铜镜上的纪年铭不同时代风格特征,是判断出土器物的重要借鉴和依据。通过对铜镜形制、花纹和铭文的研究,

若按大小来分,直径20厘米以上的大镜或直径在5厘米以下的小镜,都较珍贵。

按品种来分,战国的山”字镜、菱纹镜

汉代的重圈铭文镜、规矩镜、神兽镜、画像镜,

隋唐的瑞兽葡萄镜、花卉镜、花鸟镜、人物故事镜盘龙镜等均是镜中的珍品;若遇到特殊镜种,譬如镏金、错银,镂空彩绘,螺钿镜、金银平脱、贴金贴银镜等当然更是珍贵。

汉代是铜镜发展史的第一个繁荣时期,无论从形制还是纹饰上都发展到一个高峰。在收藏界中,汉镜收藏量是评估铜镜收藏家成就的一个标准。

铜镜鉴赏有四项标准:

 一是艺术性高。最好是一些反映古代高科技的如战国镂空镜、汉唐镏金、嵌螺钿、金壳、银壳、透腿等特种工艺镜。
 二是品种稀少。最好能见证一段历史事件,如唐代打马球镜。
三是保存状况好。锈蚀的程度越小越好,最好是银光灿灿的“水银镜”或者黑漆如墨的“黑漆古”。
四是纹饰的清晰度。铜镜收藏中讲究版模,头模镜最受欢迎。

注意辨别真伪

首先,应该从铜镜的性质、纹饰、表现内容等方面,对各时代的铜镜进行充分了解。铜镜以银背为上品,铅背次之,青绿又次之。如果铅背埋土年代久远,变为纯黑,谓之黑漆背,价格会更高,但这种颜色也较易伪作。新仿的铜镜和老的铜镜在声音上是有很大区别的。由于材料结构不同,老的铜镜普遍声音比较低沉、圆润,而新仿的铜镜声音比较清脆,甚至刺耳。

其次,看形”。古人在铸造铜镜时,镜子的大小和弧度有严格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讲,小一点儿的铜镜可以看到比较平缓的弧度,超过20厘米的铜镜就基本是一个平面,看不出明显的弧度起伏。而新仿的铜镜弧度与镜子的大小普遍不成比例,大铜镜弧度很大,小铜镜弧度收缩不自然。所以,仿制铜镜照出的人和景物,往往不清晰,甚至变形。

再有,辨锈”, “闻味”,辨别铜镜上的锈和铜的味道。从锈上来看,新仿铜镜的锈是后做上去的,采取了一些化学手段,或把一些老铜器上的锈刮下来,用胶和起来粘上去,这可以用水来辨别。仿制品的铜镜,把它放在水里,会出现以下情况,一种情况就是它不沾水,有锈的地方不沾水,是逆水的,就像荷叶沾水一样的感觉。还有一种情况是,新仿制的铜镜沾水后,会出现这样几种味道:硫酸味;臭味,碱烧过的那种臭味;或者铜腥味,新炼出来的铜做成的铜镜,就有一种铜腥的味道。而老铜镜一般有—种铜香味,也就是出土后的泥土香味。

所谓头模镜,是指第一次浇铸的铜镜,模范始用,纹路清晰,价值超过二模三模。

“三看”:一看皮壳,包浆是否自然;二看镜面氧化生成的云彩纹,类似大理石纹般若隐若现,必须自然;三看纹饰、铭文、雕刻的神韵,现代的伪造品工艺做不出,神韵达不到。

最值得投资的三类铜镜

早期(齐家文化与商周铜镜),流行(春秋战国铜镜),鼎盛(汉代铜镜),中衰(三国、晋、魏、南北朝铜镜),繁荣(隋唐铜镜),衰落(五代、十国、宋、金、元铜镜)等几个阶段。从其流行程度、铸造技术、艺术风格和其成就等几个方面来看,战国、两汉、唐代是中国古代铜镜制作的三个高峰期,有很多精品力作,也最富收藏投资价值。

战国铜镜

青铜器由祭祀礼器向实用品转变,镜面花纹以龙纹、凤纹、虎纹、鸟纹居多。这一时期出现和流行的镜类有:素镜(全素镜、单圈、双圈凸弦素镜)、纯地纹镜(方形的很少,图案都有地纹,但没有铭文)、花叶镜、四山镜、多钮镜等。一般都是体薄而圆的,上有桥形小钮。

汉代铜镜

最流行的铜镜 有:蟠螭纹镜、蟠虺纹镜、章草纹镜、星云镜、云雷连弧纹镜、鸟兽纹规矩镜、重列式神兽镜、连弧纹铭文镜、重圈铭文镜、四乳禽兽纹镜、多乳禽兽纹镜、变形四叶镜、神兽镜、画像镜、龙虎纹镜、日光连弧镜、四乳神镜、七乳四神禽兽纹镜等。

隋唐铜镜

在铜质的合金中加大了锡的成份,在铜镜的质地上就显得银亮,既美观又适用。在铜镜的造型上,除了继续沿用前代的圆形、方形之外,又创造了菱花式及较厚的鸟兽葡萄纹镜。并且把反映人民生活和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吉祥、快乐的画面应用到镜上,如月宫、仙人、山水等。并出现了题材新颖,纹饰华美,精工细致的金银平脱镜、螺钿镜。这是盛唐高度艺术水平的产物,充分显示出唐代铜镜的特点。 

隋至唐初最常见的铜镜题材是四神镜、十二生肖镜、瑞兽镜等。四神镜和十二生肖镜为圆形,瑞兽镜有方形和圆形两种。还有一种宝相花镜,图案为六朵宝相花,缘内有一圈铭文。盛唐铜镜镜体较厚重,鼻钮低而大,风格浑厚、凝重.

明代铜镜有新意的是八宝纹镜或多宝纹镜,吉祥铭文更多,文字和古代花钱类同。明镜主要为黄铜,质色黄中闪白,锈色黑色较多,镜形几乎囊括过去所有镜形。

清镜比明镜铸造质量差,纹饰多为唐宋时代题材,镜形多种多样,以双喜五福镜、岁寒三友镜较多。

 

 

小贴士:

  铜镜等级评定的标准:

一.板模

单项分数

备注

1.纹饰造型生动,线条流畅

20

按比对所得总分评级
   1.总分60分以上,中级
   2.总分90分以上,高级
   3.总分110分以上,顶级
   4.总分130分以上,超顶级
   5.总分59分以下为差

 

2.纹饰极具力度,工艺精湛

20

二.皮壳

 

1.铜镜正背两面呈现玻璃光质,通体晶莹,没有矿化斑为上品

20

2.铜镜只是镜面少许矿化斑

16

3.镜体见矿化斑约5%,但不影响纹饰

12

4.镜体约10%薄锈,但不影响纹饰

8

5.镜体见矿化斑约15%,但不影响纹饰

4

6.镜体见矿化斑约15%以上,但不影响纹饰

2

三.锈蚀状况

 

1.镜体正背两面没有锈

20

2.铜镜只是镜面有薄锈

16

3.镜体约5%薄锈,但不影响纹饰

12

4.镜体约10%薄锈,但不影响纹饰

8

5.镜体约15%薄锈,但不影响纹饰

4

6.镜体约15%以上薄锈,但不影响纹饰

2

四.镜体完好程度

 

 1.镜体完好无破损 20分

20

2.镜体略有风裂 16分

16

 3.镜体多道风裂

12

4.镜体开裂两半

8

5.镜体开裂多片

4

 五、形制

 

1.同类品种中厚重者。

10

2.同类品种中型大者。

10

3.同类品种中之袖珍品(直径6.2厘米以内)

10

4.同类品种中稀罕者

30

5.纹饰独特隽秀之孤品

60

鉴定铜镜基本概括为“望、闻、听、切,摸”。,即看器物的形制,包浆,品相等,即近距离闻器物的味道,很多低仿器有酸味和腥臭味,而老东西一般有土味或无味,就是轻轻敲击器物,仔细听其发出的声音,真东西的声音一般很干脆,而伪器的声音一般很清脆带回音,有伤的器物声音一般都有拖沓的感觉。,就是上手仔细观察锈色是否入骨,是否有修补等。,看材质。唐汉战国都以高锡青铜铸造,质地硬脆,银光荧荧,易破碎。唐以后使用高铅铜铸造,色泽红、黄,铜质软韧。这就是汉唐多烂镜,而宋金少有烂镜的原因。明镜主要为黄铜。

 

制作精美的铜镜主要有:汉代的神人画像镜、规矩纹镜、星辰纹镜;唐代的宝相花镜、鸾鸟镜、珍禽瑞兽葡萄纹镜等,金代的双鲤镜;还有战国时期的凤鸟纹镜、花叶纹镜、山字纹镜等。

特种工艺镜。如唐朝的螺钿镜、金银平脱镜、错金镶银镜等;汉代的透光镜等;战国时期的彩绘镜、透纹镜、金银错镜等;宋代的鎏金铜镜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初遇云水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