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引领孩子迈向音乐殿堂

(2012-02-02 22:24:05)
标签:

育儿

分类: 养育经验分享

应妈妈们的要求,写写如何以身作则的引领孩子走向音乐殿堂。

 

我突然想起我小时候我妈常说的一句话“你看你们现在条件多好,我小时候就没这条件学这个”我经常会反问我妈“那您为什么现在不跟我一块学” 我妈倒了也没跟我学,其实她也就那么一说,她根本就是不喜欢。不过幸好,我爸是真心喜欢音乐,他是陪着我一步一步走来的圣人。我坚持下来,都是因为我爸,他是我的榜样,他才是真正让我爱上音乐的人,比任何一个老师都让我更敬仰。

 

我想要说的是,如果想让孩子受音乐的熏陶,那就不要把家长自己当局外人,当提款机。家长必须参与,而且要全心的投入。

 

对于音乐的喜爱,不是只有人类,而是所有的生物。家里放着悠扬的音乐,狗都心情好,花也开得鲜艳。这可不是开玩笑。

 

人,无非就是提高一下层次,深入理论一下。那我就说说简单的理论吧。

 

幼儿音乐,要从节奏感开始。可以选择一些节奏明快的音乐让孩子听,热闹的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训练上,开始就是拍手对节奏,然后是全身跟着舞动,再然后就是敲打,可以买个小沙锤,小棒子什么的跟着敲。当然了,家长得提前练练,别自己还敲不准呢,这个家长的练习,就是在逐渐给自己深造的过程了。

 

第二个阶段就要进入唱了。最开始肯定都是朗朗上口的儿歌。这个阶段家长的参与就是必须跟着孩子一起唱,不要因为是儿歌就不好意思唱,尤其是孩子的爸爸。很多男士都不好意思唱儿歌,其实在自己家有啥不好意思的,妈妈一般都能跟孩子一样很开心的唱。

 

第三个阶段可以融入一些旋律优美的当下流行歌曲了,其实孩子是完全不懂歌词的意思的。但是,这是训练他们听力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一个只有2、3岁的孩子,他们的听力是超出家长的想象的,你只要天天给他们听,几遍,就能给你唱出来。这个时候家长的参与,就是给他们纠正发音,即使他们不明白意思,也要纠正发音,刺激他们对音准的敏感度。

 

第四个阶段就是旋律的准确性了。这个难度比较大,很多孩子因为个体差异,气息运用不好,确实音准很难把握。不过孩子能听出别人的音准是否争取。所以作为家长,要尽量的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难度有点大,不过也是对我们挑战KTV的一个有力帮助吗,哈哈。

 

到了孩子4、5岁的时候,真正的音乐熏陶就要开始了啊。

 

关键的方法,还是听。

 

听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当代的开始,逐渐听到古典的。

当代的,可以由不同的风格来听,比如,爵士乐、摇滚乐、乡村乐、轻音乐、电子乐。

也可以由不同的情感表达来听,比如,喜悦的,伤感的,热情奔放的,悠扬的。

还可以按乐器来听,比如钢琴的,小提琴的,民乐的。

 

听的时候,可以和孩子聊聊他们听到的音乐的感受,和孩子一起闭着眼睛幻想音乐的场景,甚至可以让孩子听完以后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

 

我想这些方法,不需要家长受过什么专业的训练,都能做到,而且确实自己多听听也挺好的,能静心。

 

真正对家长具有挑战的,其实是音乐史。这就真得看看书,下载点经典作品了。

 

音乐史,咱就分两部分看吧,西方音乐和民乐。

其实这种音乐史的书,挺多的,哪都能买到,就看买回来,家长能不能静下心来看了。

西方音乐史,可以从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开始。那会的音乐都是以宗教为背景的,听着就那么神圣。很多奏鸣曲、这个小调那个小调。最伟大的人我觉得大家都知道的应该就是巴赫了。声乐、器乐都属他,最牛气。

然后就开始古典主义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都出来了。室内乐是当时的主流。悠扬的宫廷音乐可以多听一些。

再然后古典主义就逐渐过渡到浪漫主义了,舒伯特是这个过渡时期的伟人。十九世纪以后的浪漫主义,那代表人物就太多了,舒曼、肖邦、门德尔松、李斯特、柴可夫斯基、施特劳斯。这个时期,交响乐非常的盛行,各种歌剧都出现了成熟的作品。

二十世纪以后,流派就更加丰富了。早期的德彪西,拉威尔、韦伯恩,贝尔格,勋伯格,巴托克都是鼎鼎大名的,还有好多好多,长时间不念叨我实在也记不清了。搜搜吧,百度都能搜到。

二十世纪中后期,那音乐就是百花争艳了。新音乐异军突起。这之后的,我想大家也都知道的差不多了吧。各个明星乐队,蜂拥而出,格莱美成了新时代音乐的风向标。过几天,2月12日就是今年的颁奖了,有兴趣大家可以都看看。

 

民乐不是我的强项。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大家可以依此类多,多找些资料来学习。

 

网络这么发达的年代,下载各种音乐简直就是太小儿科的事情了,至于某个音乐家的生平和作品,那更是百度就全出来了,还包您能下载,多方便啊。就看有没有心学了。

 

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是家长的必修课,那就是得学会认识五线谱啊。

 

这就跟吃饭得学会用筷子一样。硬着头皮也得学会。

 

今天写的仓促,现就这么多吧。有什么问题咱们再探讨。

 

我还是回到最初的话,奉劝家长,让孩子学乐器我不拦着您,但您必须得自己先学好了,要不然真是太难为孩子了,您自己都做不好的事,干嘛非让孩子做好呢?孩子是真喜欢?还是您说他喜欢呢,那只有您自己心里清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