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欣赏:《我想做小偷》
课堂上老师问孩子们:长大后想做什么?
孩子们争先恐后:科学家、医生、老师、老板……
这时,一只又黑又瘦的小手怯生生的举起,是一个平时很木讷的小男孩,老师很惊奇,平时他很少举手发言,今天怎么会有兴趣参加这个话题讨论。于是点名让他说,小男孩嗫嚅道:我、我、我想做小偷。
教室里顿时一阵哄堂大笑。笑声使小男孩更加局促不安,他惊恐的看着老师,老师有些讶然,但更多的是气恼,心想,就知道你没什么远大的抱负,可什么不能做,偏要做小偷?
刚想气急败坏的让他坐下,突然灵机一闪,何不听听他的理由呢?于是按捺住脾气问他理由,小男孩显得更加慌乱。
他结巴着说:我、我想偷一缕阳光送给冬天,让妈妈不受冻疮的痛苦,我想偷一片光明给盲人,让他们感受世界的五彩缤纷,他越说越流利,越说越激动。
教室里静极了。老师情不自禁的鼓起掌,孩子们跟着鼓掌,小手拍得通红通红的。
老师庆幸自己多问了一个为什么,庆幸自己决定倾听小男孩的心声,否则不仅错过了诗一般美的语言,
更要错过诗一般美的情怀。更为可怕的是会伤害一颗善良而又纯真的心灵。
想了一下,如果能偷,我也想做小偷,我想偷取上天的慈悲,护佑现在正在受苦的人;我想偷取足够且先进有效的疫苗,足以抵御令全世界恐慌的新冠病毒。
在这惶惶不安的疫情时期,如果能偷,我想偷“平安”送给每一个人,让大家安心过上虽然平常但却美好的日子。
感言:很显然,老师让那位学生发言的本意是要出他洋相“按捺住脾气”让他发言,想不到这位平时木讷的学生慧光显现,一鸣惊人,老师惊讶之余,一定会反思对学生因材施教的重要,不可轻视任何学生- -因为你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
看此篇,我深受教育,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可塑造成有用之材,问题在于家长和老师如何教育!
(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