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什么?

标签:
美食生命营养心理平衡冥想 |
分类: 与您分享健康生活 |
生命到底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止?其实都不是!
生命在于啥?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促进新陈代谢,给人以活力。有人说,生命在于静止,你看龟活千年奥妙就在静字上。有人说,生命在于营养,吃得好,喝得足,适时进补,何愁不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这些说法,都有些道理,但都不完全正确,生命其实在于平衡!
不过,凭我对我国传统养生学的浅薄了解,我还可以谈一点关于生命在于啥的认识。我认为,生命在于平衡,这个观点也许比生命在于运动、在于静止、在于营养,更恰当一些、全面一些,也更切合于养生保健一些。生命平衡,主要是三大平衡:营养平衡、动静平衡、心理平衡。
所谓营养平衡,要求饮食合理、清洁卫生、营养适度。营养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每日生命活动的热能支出,需要一定营养的热能摄入取得平衡。所以,你吃好喝足也好,适时进补也好,都要遵循平衡、合理、适度的原则。现在,医学界和社会上都流传一些关于营养平衡的顺口溜,颇有道理。比如我在北京工作时,听说“一天五个一”:即起床后一杯水,早餐一只鸡蛋,中午一匙醋,晚饭一杯酒,睡前一瓶奶(最好酸奶)。我基本照办,效果不错。回到上海,又听说两句话,一句是“一、二、三、四、五”:每日一杯酸奶;每餐二两粮食;每日三份蛋白(指一个鸡蛋、二两肉、鱼虾,二两豆制品);每日进食“四要”:不咸不甜,粗细搭配,少吃多餐,七八分饱;每日吃500克(一斤)蔬菜和水果。另一句是“红、黄、绿、白、黑”:“红”指西红柿、红葡萄酒(可用红葡萄代替);“黄”指南瓜、玉米、黄豆、胡萝卜;“绿”指绿茶、绿叶菜;“白”指燕麦、茭白、白萝卜;“黑”指黑木耳、香菇、黑豆、黑米、黑芝麻。
近年,一位研究橄榄油专家向我推荐早晨起床空腹服一匙橄榄油,于健康有益。我这个“高血脂症”患了十多年的“老高脂”,第一年喝了就见成效,连服三年多,每年身体检查,血脂指标都在正常范围。我也向朋友同事推荐过,结果也都取得成效。营养适度是饮食平衡中一个很重要问题,现在人营养过剩,患脂肪肝、肥胖症的不少,值得注意。有句谚语:“要想健康,腹中常空;要想长寿,肠中无屎”,这是说吃不过饱,便要排空,它对健康非常重要。日本一位医生专门研究人的排便问题,写了一本畅销书《肠内革命》,值得一读。
所谓动静平衡,就是动以养身,静以养心,适度运动,松弛神经。对中老年人来说,最好的运动是快步行走,有条件的坚持游泳也很好。日本在国民中开展“日行万步”活动,我们如果坚持不了“万步”,快步走半小时也可达到强心健肺功效。此外,打太极拳、做瑜伽、练功十八法,跑步等等,也都很好。这里,要注意运动的身体平衡原理,走路、游泳、打拳、瑜伽、做操、慢跑,都符合这个原理,其他如打网球、羽毛球等,只是单侧发力,不利身体平衡,对老年人来说就不太合适了。
所谓心理平衡,就是时刻保持好心情,好情绪,对毁誉、得失、生死处之泰然,舒卷自如。这说说容易,做到很难。大多数人的亚健康,就失之于心理不宁,60%的疾病也是由心理、精神因素引起的。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多多,工作变动大,环境不确定因素多,加上家庭事务纷繁,人际关系复杂,使人们常处于应激、紧张状态,疲于应付。心理失衡,燥动不安,焦急忧虑,纷至沓来,成为生活常态。要在这种环境氛围下,保持心理平衡,实属不易。需要涵养、豁达、克制、隐忍,以排除烦恼、郁闷、懊丧、失落、忧伤、愤怒、悲哀等种种坏情绪。这就要求人们具有提得起、放得下的精神境界,具有不攀比、不妄求,自得其乐、知足常乐的宽广胸怀,具有承受挫折、失意、失败的心理准备,具有顺其自然、处之泰然、应对坦然、曲折必然的良好心态。总之,性格开朗,乐观豁达,心态平和,活得潇洒,及时纠正不断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这是健康长寿的最重要秘诀之一,望朋友们切记心怀,念念莫忘!
本文想以赵朴初老先生、大居士的《宽心谣》作为结束。生命在于啥?人们也许从中会得到一些领悟。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物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
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
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心欢,女也心欢。
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
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