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十六宜是以一些简单的导引动作来养生的科学方法。我国古代养生经典中也曾有类似的记载。秋去冬来,寒风袭人,病邪趁机侵入我们的身体。不妨每天按下面的「养生十六宜」坚持自我保健,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1、发宜常梳古人称「杵」发,认为常梳理头发能明目祛风。梳头宜勤,轻重适度,一日可梳数次。
▲2、面宜常擦古人称为浴面。搓热两手,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带动其他手指,擦至额部,向两侧分开,经两颊而下。做30次。可使面部光泽,预防皱斑。
▲3、目宜常运古人称「运睛」,认为能去内障外翳,并能纠正近视、远视。其方法是:双目先从左转到右,从右转到左;再从上转到下,从下转到上,各运转15次,然后紧闭双眼片刻,再睁大眼睛运眼神。
▲4、舌宜舔颚古人头尖轻舔上颚数次,直至满口生津。
▲5、齿宜常叩古人称「叩齿」,认为能使人齿坚而不痛。其方法是:先叩大齿,再叩前齿,各叩20余次。
▲6、耳宜常搓古人认为能防治头晕耳鸣。方法是:两手掌心掩耳道,食指压在中指上,轻轻叩动后脑部,每次20下。
▲7、津宜常咽津指的是干净的口水,津是十分宝贵的,是人体的重要体液。可以帮助消化食物,润滑消化道等。静坐,舌顶上腭,闭口不言,几分钟后,口中会积攒半口左右的津液,然后漱漱口,分两三次咽下。对于口腔的清洁,对整个消化系统都很有好处。
▲8、肩宜常耸可以锻炼到颈部肌肉,预防各种颈椎病。耸肩的时候,不要简单地上下耸,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由内向外用肩头画圈,这样可以锻炼到更多的肌肉。但是头部要放正,不要跟着肩膀一起动,不然容易扭伤颈椎。
▲9、臂宜常抻是指应该经常把手臂伸直,做上举、扩胸等运动,可以活动肩关节和肘关节。坚持在工作过程中,忙 偷闲地耸肩、抻臂,对健康很有好处。简单的抻臂方法:正坐,腰、背伸直,目视前方,将双手上举,手心向上,五指伸开,同时深吸一口气,一直到完全吸足,憋气数秒后,感到身上有丝丝热气产生,把手放下,同时缓缓吐气,如此反复做5至8次,对于肩部和上肢都是很好的锻炼
▲10、腹宜常摩古人称「摩脐腹」,认为能顺气消积。方法是:搓热两手再相叠,掌心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转摩30至50次。
▲11、腰宜常捂捂腰指的是捂后腰,也就是肾脏的部位。肾虚、肾脏有疾病的人,往往后腰是凉的,这就是肾脏供血不足的表现。经常用手掌温暖肾脏,可以加强肾脏的血液循环,提 高肾脏功能。上身正直,挺胸,双手向后捂住后腰部,双手手指尖相对。然后闭目,深呼吸,感觉手掌的温度,常常这样做可以强肾固精,滋阴固本。
▲12、背宜常暖背部为督脉之所居,足太阳膀胱经之所舍,最易受风寒。保持背部温暖,既可预防感冒,又可固肾强腰。
▲13、肛宜常收即提肛运动。古人称「摄提谷道」能提阳气,防痔疮。方法是:施行时吸气稍用力,摄提肛门连同会阴部位,稍停后放松做呼气,每次20下。
▲14、腿宜常曲指的是经常做蹲起的运动。有资料显示,不锻炼腿部肌肉的人,70岁的时候,腿部肌肉会减少到40岁时的一半。锻炼腿部的时候,应该将蹲起的幅度加大,但是不宜加快频率,不然容易拉伤,并且损伤膝关节
▲15、踵宜常提也 就是踮脚尖,收缩小腿肌肉。这个动作可以加强小腿部的力量,也可以减少小腿脂肪,让小腿部的形状变得好看。相对于大腿肌肉支撑全身重量的作用,小腿则是保 持全身平衡的。人的跑跳都离不开小腿肌肉。所以小腿肌肉的锻炼,可以让人加强平衡能力,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减少因为平衡能力下降带来的摔伤、跌伤的风险。
▲16、足宜常按古人称「擦涌泉」。能固肾暖足,改善神经传导,促进睡眠。方法是:赤足为好,掌心擦涌泉,每脚50至100次,直至擦热为止。

分享朋友的邮件——祝朋友们永远与健康相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