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记者 王聪
南京鼓楼区青岛路上有一座书坊,经过经年易址和改变,如今它既是书吧也是咖啡馆。有书、有咖啡,而且永远安安静静,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你正好可以去那里。捧一杯西式咖啡,从书架上随意取下一本书就可以闲适地度过一个下午。
这座书坊名为万象,店名万象,取之人间万象也。人间万象之事,有书为凭证,万卷书也就铺陈出来了。用一“坊”字更感觉这里是读书人的家,有着街坊邻居的亲近。
隐藏在绿阴中的书坊
青岛路两边是一些小饭馆,记者去时刚好是中午,里间传来食客们断断续续的说话声,飘出的饭菜香绕过鼻尖,甚是美妙。小店旁法桐洒下一地绿阴,有老人带了象棋来下,古稀老人相对而坐,不声不响厮杀起来。在街口有小贩摆了水果摊,有当季的橘子和柚子,绿得要出水的叶子恰到好处地点缀其间,小贩们拿出小板凳安静地坐在绿阴里,也不招呼客人,脸上都挂着明媚的笑容,偶一起身,阳光便像顽皮的孩子似的打在他们的脸上。
沿着小路再往里走,这时一抬眼就看到万象书坊浅灰色的招牌隐藏在法桐的碎影里,从书坊门前透明的落地玻璃窗望去,有几位顾客正对坐着窃窃私语,或者捧着咖啡安静地看书。
这里有书、咖啡和故事
推门而入,首先是一列放满马克杯的杯具架,据店员介绍,书坊曾经举办过“一杯换两杯”的活动,读者们带着自己的马克杯,捎上自己的故事就可以获得两杯现磨咖啡,这些杯子满载着主人的故事。
自从8月12日书坊崭新开业后,书坊分为两层楼面,一楼大厅挑空,成为一座小型的咖啡厅,光线昏黄,木质的桌椅整齐排列,每个座位上垂挂着风格迥异但是同样精致的吊灯。沿着墙壁有一排座位,每个座位可供四人坐,靠墙的那边被贴心的主人放上了布艺的抱枕,仿佛累了就可以抱着休息一会儿。书则被放在了二楼,沿着靠墙的木质楼梯可以上去,绕二楼扶栏一圈,店内的全景跃然于眼底。胡桃木的主色调、黑色的栏杆,安谧而静美的感觉在书架之见流淌。
书架上的书大都是文学和历史类为主,中外名著、大家国学、新潮近说、大众文化、高头讲章、崇论宏议、闲情小品、卫道捍义、风花雪月,在店内均有它们傲然立身之地。中间过道处摊着的书桌上则放了些畅销书供读者随意翻阅。
王女士现在经营着这家书店,当被问及书店的经营理念时,她只简单地说了三个字“做好书”。跟她简单的经营理念不谋而合,一位名叫的豆瓣的网友这样评论,没有先锋的时尚,没有大众的近民,却有一种隐居世外的练达。凭借着这样朴素的观念,书坊一晃便走过了10年。
读者更愿意称其为咖啡馆
书坊内的读者来来往往,但更多的人愿意坐下来,点一杯咖啡和水果松饼,挑一个空位子闲聊或者独坐。书房内有免费的无线网络,这一点吸引很多读者抱着自己的电脑进去。书坊的超大咖啡杯上印着独特的“cafe
belong”的标志,点心同样精美,据读者介绍水果松饼的分量通常都很多,吃都吃不完。
来自澳大利亚、现在在南京大学读汉语言预科的Toby是这里的常客了,他最爱的是这里有家乡味道的美式咖啡、无比安静的氛围。他说,书坊的装修风格很文艺,很像澳大利亚的咖啡馆,每次来都能找到位子可以安静地在这里看书学习。他更愿意称呼这座书坊为一座咖啡馆。
宋玟璟是韩国留学生,她同样点了一杯美式咖啡在一楼静静地坐着,“很安静,也是听同学说的慕名而来的,刚好可以在这边复习看书。”
就像书店的经营理念一样,万象书坊不仅仅提供书,它给了爱书人一个家。过路的忙碌的人,万象书坊永远敞开大门欢迎你进来坐一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