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人走进一家银行,来到信贷部坐下来。他身穿豪华装、高级皮鞋,
还有领带和金领带夹。
老人说:「想借1美元。」
经理说:「甚么,1美元?」
老人说:「对啊,可以吗?」
经理说:「当然可以,只要有抵押,再多些也无妨的。」
老人打开豪华皮包,拿出一堆股票、债券等等,放在经理的桌上。
老人说:「总共值50多万美元,够了吧?」
经理说:「当然够!不过,你真的只借1美元吗?」
老人说:「是的,就1美元。」
经理说:「那么年息为6%,
只要您按时付出利息,到期我们就退给您抵押品。」
老人辨完手续,拿了借来的1美元就准备离开银行。一直冷眼旁观的分行长,怎么也弄不明白:拥有50多万美元抵押品的人,为何来银行借1美元?
于是他追上前去问个究竟。
老人笑道:「来贵行前,我问过好几家金库,他们保险箱的租金都很昂贵。所以啊,我就在贵行寄存这些证券,租金实在太便宜了,一年才6美分...」
所有「正常思维」的人,都会走同样的路并受到同种矛盾的限制:既然目的是寄存,但希望省钱,只能一家一家去询问、比较租金高低;然而也自然有共同的担忧,那就是寄存物品的保险系数,往往和租金高低成正比...惟独这位老人跨越了「正常」:改变思维方向,用「反常」的方法达到了「正常」的目的,而且将「租金」减少到几乎等于零。生活中许多事情也如此,尤其身处逆境,不妨换一种思维,或许就是另一片天空。
这是大智慧!分享朋友发来的邮件。换个思路,学习逆向思维,就打开了另一扇门,发现了新的世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