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强:未来书店的实质是创造好的生活方式
(2012-08-06 12:38:46)
标签:
时尚廊定位许志强生活方式沙龙杂谈 |
分类: 与你分享书业文章 |
口述/许志强
(中国图书营销周报 邹昱琴/采写整理,20120706刊,总第1858期)
2006
年时尚传媒集团正式迁入位于北京CBD 商圈的时尚大厦时,在大厦二楼创办了一家叫时尚廊的书店。2008
年,许志强从厦门来到了北京,从一名传统书业的经营者,变身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开始新型概念书店的探索之路。经过4
年的努力,现在,只要读者跨入时尚廊那扇平淡无奇的玻璃门,会发现一个新天地,这里,不仅仅是书店,更能给人以舒适的享受。
我是2008 年底才从福建来北京的,1987
年就开始做民营书店,我想是做得太久了,现在国内1980年代进入民营书店的创业者都已经很少了,大部分都是1990
年代以后的进入者。也许有些主观,但以我自己做了20多年零售连锁书店的经验,传统业态的书店,在未来肯定是没戏的。在这个数字时代,年轻人以后很少会看纸质书,这种倾向是非常明显的,所以要么关门要么转型。
我还没来时尚廊之前,就一直在思考,我想象中未来的书店是什么样子,书店肯定还要有,但是要怎么样去生存下来?纯粹卖书永远是不可能,我想象中的书店一定要有多种业态的结合。书店加咖啡是生存之路吗?我认为是不行的。尽管,现在星巴克的生意很好,但通常书店的附设咖啡是属于服务性质的,很难盈利。书店经营的咖啡店和星巴克不一样,星巴克是买一杯就走掉,而且星巴克的座位都很拥挤,不舒服,不会让顾客坐得很久,但书店的咖啡厅设计得比较舒服,能够坐着看书的,一杯咖啡能消磨一个下午。像北京这么高房租的情况下,书店要想依靠卖咖啡生存的概率会非常低。
刚来时尚廊时,虽然选品和商品结构并不让人满意,但整个空间的设计上还是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非常符合我对未来书店的想象,比如空间设计上可以与美食结合,我也尝试把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结合在一起。我对时尚廊的定位是:一个书店装修得再漂亮布置得再好,没有精选好书的话也没有用,就像一个女孩子再漂亮,没思想内涵也没法赢得别人长久的喜欢,而书店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好书。
基于这点,我开始从功能上进行调整。比如把以前好看但不实用的书架全部换掉。在品种上,去掉之前普通的大众畅销读物。而将图书品种锁定在三个方面:第一,一定要有外版书,因为外版书网络上比较少;而时尚廊选择的外版书不是英文小说之类的,而是以设计艺术、视觉艺术为主,比如广告、建筑的设计类图文书为主,因为这类书的受众非常明确。其次是港台版图书,因为这类书有固定的小众爱好者。这类读者对价格不敏感,他们会因为图书的装帧雅致而购买。第三是大量的外版设计时尚类杂志。外文杂志是现在时尚廊特色经营中很重要的一块。说实话,经营外版杂志是不赚钱的,很容易积压,而外版杂志又不能退货。因为时尚廊的不少读者是《时尚》集团的编辑记者们,并且北京的时尚杂志非常多,很多杂志主编他们也需要外版的杂志里最新最前沿的国际流行时尚资讯,所以这个市场是得天独厚的。
其实,简而言之,从产品规划到活动设计,时尚廊就是锁定了设计师、时尚人群等中产精英阶层这个定位。书店面积有限不可能什么都卖,所以定位非常重要。对时尚廊来讲,北京是设计师的聚集地,这一群体收入相对较高,生活相对追求品质。设计师会喜欢什么呢?——喜欢美食、旅游、看电影,喜欢时尚的读物和产品等等。时尚廊紧紧围绕设计师的阅读趣味去组织相关的图书和产品。
有了好书、有好的视觉设计产品,我理想中的书店还需要有美食。我本人喜欢潮州菜,最初,为时尚廊请了位潮州菜的师傅,他手艺很棒,我们生意也不错。可是我总感觉中餐与时尚廊格调有些不合。最后,我还是狠下决心,改做西餐。改做西餐的头一年,我请来一位曾经在美国米其林做过的大厨,他是日本人,虽然支付的工资很高,但时尚廊要做一流的产品,而且对一家店来讲,有位米其林大厨本来就是活广告,这个品牌价值与付出工资相比是值得的。我们签了一年合约,约定请来大厨还要教会时尚廊的厨师做顶级西餐。从后来的效果来看,这次的改餐比较成功,新上市的西餐餐点,非常适合时尚廊的整体氛围。虽然在时尚廊消费比外面会贵点,比如时尚廊的一份意粉面订价56
元,外面可能是25~30
元。但由于时尚廊都采用最好的食材,比如一定要进口的意大利面和进口黄油等。食物的口感是不一样的,菜品不仅有品质,而且还确保健康安全。
同时,咖啡调制也请来一位我国台湾地区咖啡大师对时尚廊的咖啡进行调整,虽然楼下便有星巴克等不少咖啡店,我们的价格也贵很多,但是很多顾客还是愿意过来时尚廊,因为口感就是不一样。
现在,不仅仅有一流的餐饮吸引消费者,时尚廊的定期沙龙活动也已经成为了北京一个很重要的文艺地标。比如每月一期设计沙龙,我们和北京的雅庄设计公司合作,由他们赞助邀请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日本等国际一流的设计大师来做专业讲演,吸引很多设计师和学生来听讲座,从而牢牢锁住这个群体。现在,设计沙龙活动持续举办两年。现在已经跟北京大学出版社签约,准备将讲座内容合集出书。
时尚廊无论是对自己经营的图书也好、产品也好、餐饮也好,沙龙活动也好,都用专业的态度,要做就是做最好的,对其中的每个环节都会认真钻研,精心准备。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打造出高品质的生活氛围,并且引导人们去体验、享受高品质的生活。我认为,一家书店更深层次的责任,是创造出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
(中国图书营销周报 邹昱琴/采写整理,20120706刊,总第1858期)
后一篇:教育新革命冲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