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叶可以知秋
一叶可以知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592
  • 关注人气:3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续五)

(2010-04-04 14:15:35)
标签:

领导者

表率

积极性

东晋

大事

杂谈

分类: 我看书业
  • 四、注意表率的作用
  • 1、为什么说领导者要注意表率的作用
  • 企业的领导者应该十分注意表率的作用。领导者是企业的核心,是员工的希望。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因此,企业是否能够兴旺发达,大多数员工都把希望寄托在各级领导干部身上。
  • 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续五)

    • 孩子的游戏:我们的火车跑得快

       管理者一定要做到以有事之心处无事,以无事之心处有事;以做大事之心做小事,以做小事之心做大事
      管理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影响的过程,无论做多么细小琐碎的事情,管理者做事的方式和态度对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领导可以大笔一挥,随便写几个字,然后轻描淡写地说,无所谓,都是走过程而已。这么一说不要紧,下属们看领导是在应付,于是自己也就开始应付。领导应付一件无所谓的小事情,下属就会一传十十传百,就会有很多下属很多次去应付十分重要的工作。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所以领导轻易不做事,如果做事,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也一定要做得精致,做得投入,做得执著。

         同时,还要能以做小事之心做大事。事情再大,也不能皱眉头,不能慌张心虚,这叫举重若轻。面对挑战,如果领导首先就痛苦绝望没了信心,那么下属肯定就没主心骨了,事情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所以,无论事情有多艰难,也无论领导心里有多么焦虑,表面上一定要镇定自若、谈笑风生。只有这样下属才会有信心,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所有的管理者都应该牢记一个规律,领导首先是一种影响,而这种影响又首先来自管理者的个人形象。静气是一种形象,是一种影响力。静气就是做下属的胆和眼,大家都慌的时候,管理者不能慌;大家都看不清未来的时候,管理者自己要能看到未来,把信心和希望带给每个人。这是对一个管理者的基本要求。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设空城计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道具就是琴。坐在城头,四门大开,神闲气定地在那儿弹琴。通过弹琴向下属传达了信心,也向气势汹汹的司马懿传达了一个信息我有准备。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续五)
       

         东晋时期,爆发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淝水之战。东晋以八万人马,打败了号称百万人马的前秦八十万大军。当捷报传回建康的时候,谢安正跟朋友下棋,他随意看过后,便搁置一旁,继续下棋,似乎一切皆在意料之中。友人相问,他只是淡淡的说没什么,只是小孩子们已经把敌人打败了。《世说新语》是这样记载此事的: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这样的镇定很让人钦佩。难怪古语说,胸有惊雷而面如明湖者,方可拜上将军。

       

         我们管理一个企业也要树立个人威信,做大事要从自身做起。得之于身者得之人,失之于身者失之人;胜人者必先自胜,知人者必先自知。天下大事都是从自我管理开始的。取天下要从自身做起,注重德的修养,这个观点可以说是中国式领导理论中最为重要的观点之一。

          所以,我们的领导者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当好员工的表率,想员工所想,急员工所急,真正把企业和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千万不能以为领导动动脑,员工动动手领导动动嘴,员工跑断腿,都是理所应当的。

       

         如果这样,就有可能进入误区,领导者与员工之间就有可能产生隔膜,以至于使员工精神沮丧,从而丧失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当好表率,身先士卒很重要,在情况允许时,在重要活动当中,领导者有必要接触一下实际工作,基层领导更应抓住一切机会参与具体工作和体力劳动,与员工同甘共苦。战争年代,我们的党和军队之所以所向披靡,都是跟我们的领导身先士卒,吃苦在前,牺牲在前分不开的。在那些描写战争场面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部队的指战员们,把枪一举,把手一挥,高喊着:同志们,跟我来

          如今,虽然我们的员工并不要求你一身泥土一身汗,但千万不要让他们认为当他们加班苦干的时候,你正在酒桌上、牌桌上,或在什么地方做那些上班时不该做的事情。一个领导者要求员工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做到,要求员工不做的事情,自己也千万不能做,这样才会赢得员工的信任和尊重。企业兴衰与员工的命运息息相关,企业的前途命运如何,企业是否具有凝聚力,往往又与领导者的素质和人格魅力密切相关。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