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职场ABC——谨献给刚进入图书发行行业的朋友们2
(2008-09-18 11:26:27)
标签:
就业图书发行员初入职场个人品牌蘑菇杂谈 |
分类: 我看书业 |
如果你喜欢这个行业,你会发现你对这个行业有一种深厚的感情,有一种难解之缘,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灵感,这是一种从内心深处成长的感触,当你到一个地方去,到一个展台前,到一个书架前一站,就会发现商机,就会产生联想的,你会去注意收听有关这个行业的新闻,对一些新闻报道你会马上作出你的判断,也会有你的反应,这就是一种职业觉悟,如果你在这个行业里,做了三年了,一点感悟都没有,还是劝你早点改行吧,因为,你根本就不适应这个行业!!
二,眼光看得太近,做的太远
事情看起来,简单的要死,一旦去做了,却找不到感觉,乱七八糟,对企业却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不知道有没有想过,有没有深入下去,真真正正的铺下身子,脚踏实地,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自己的眼光比自己的个头都高出一截,这一步没有做好,就想着做下一步,难道走都走不好,还想跑?? 凡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一点一点的打好基础。
三,责任心太差
作为一个企业的员工,责任心应该是放在首位的,我们不仅要对读者负责,对企业负责,更要对自己的个人品牌负责,要通过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来树立企业的形象,这一点大家要切记,切记!!
最后,我想与大家交流一下,我们做销售,我们工作到底为了什么??
我们要在工作中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不要把你的工作仅仅当成自己赚钱的地方,你们想一想,难道赚到钱就万事大吉了吗?当你们站在这个地方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到下一步的打算,难道你们要做一辈子的门市图书发行员?当然,一辈子做图书发行员也没有什么不好,要想做一个合格的、深受读者欢迎的图书发行员,也并非易事。然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经理、主管的图书发行员也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的图书发行员。你们必须要逐渐在这个层面上成长,许多问题,要站在业务、市场的角度上,站在整个书店的全局利益甚至整个出版发行事业的角度上去考虑,不要老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眼光放得越远,学会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你的事业的起跑线不断的延伸。
在培训大师余世维的讲座中,他说道:麦当劳的服务员大多是中专生,大学本科的人往往逢人低不下头,弯不下腰,这种人是不用的。这又提到教育问题,我们中国的父母在教育自己子女时不经意会犯这样的错误,“孩子,今天这个工作委屈了你,你不是池中之物,将来一定会成大事做大官,孩子呀,环境委屈了你,放心,你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这些话无形当中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信号:你不该做小事,是环境不好,你应该当老板。可是一位德国爸爸跟他的小孩说,“孩子呀,我们家的命如此,只是替人家擦皮鞋,记住擦皮鞋就要把别人的皮鞋擦亮,像镜子一样,那是我们家的荣耀。”教育孩子不能怨天尤人,至少应该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如果麦当劳的员工从小接受了第一种教育,他们一定会想,“哼,有什么了不起,有一天我还不是老板。”桌子都擦不亮能当老板吗?这就是教育的问题,我们的脑中一直想到做大官,做大事,就没有想到任何事情都是从基层开始,应先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当个人的职业信仰不断地向企业信仰靠拢的时候,这难道不是一种职业的规划吗?可能我们做这件事情,需要一生的时间,但是,我们自己内心深处,是没有任何愧疚的,是十分坦然的,就像万里碧空一样,透明得就像玻璃,没有一点瑕疵!
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不要放弃自己的品牌追求,努力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也许大家都学过市场营销,当品牌处于成长期的时候,投入是远远大于产出的,这就是品牌的投入成本,包括我们的青春,时间,社会资源,人际关系等等。我们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就像那些长在阴暗角落中的蘑菇,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里,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度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关注,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蘑菇效应”。
“蘑菇效应”形象地诠释了多数人的工作经历:一个刚参加工作的人总是先做一些不起眼的事情,而且没有能够受到重视。当他默默无闻地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工作出色就逐渐被关注并得到重用;如果工作不出色就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人遗忘。C从某种观念上讲,这种“蘑菇效应”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因为它是人才蜕壳羽化前的一种磨练,它可以消除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使人更加接近现实,能够更加理性地思考和处理问题,对人的意志和耐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sUv
为了更形象的说明这个问题,有人画了一个大锅,正在烧水,我们就好像水中的一个小分子,当不断的添柴,加料,温度越来越高,我们的能量越来越大,直到我们的温度到了沸点,我们就会脱离水,上升为气体分子,我们的本质不变,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了从水到气的升华,这十分的形象的说明我们的职业发展规划,那些柴火就是投入的个人品牌成本,不断的投入,不断的自我修炼,终于有一天,我们会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35岁前必须做好的十件事情
35岁是青春的后期,35岁以后是收获的季节,如果你没有资格说这句话,你将会憎恨自己。
所以在35岁以前,在烂漫蓬勃的青春年华里,你最好把下面十件事做好!
第一,学会本行业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并有所发展。
已故零件大王布鲁丹在他35岁时,已经成为零件行业的领袖,并且组建了年收入达千万美元的海湾与西部工业公司。每个人在年轻时都可能有过彻夜不眠、刻苦攻读,这在20岁甚或30岁都没有问题,但到了35岁,就不应该再为学习基本技能而大伤脑筋了。35岁之前是一个人从事原始积累的阶段,35岁之后就应该勃发了。
第二,养成个人风格。
在35岁以前,找出你所喜欢的,不论是衣着或是爱好,哪怕是与众不同的小习惯也好。20岁、30岁时你可以不断尝试、不断改变,但是到了35岁,你便要明确地建立个人风格。一位男士或女士在事业中途改变自己的形象,就会让人觉得很不可靠。你喜欢穿西装吗?好!就把西装当作你的商标吧!办公桌上摆些鲜花会令你工作更有效率吗?那就每天都摆些鲜花吧!
第三,在感情生活方面平和安定。
在攀登事业的高峰时,如果私人生活不愉快,陷入感情危机,对你会产生很大的干扰,甚至会逐渐令你对别的事物失去兴趣。那些在35岁之前私人生活已经平和安定的人,一般都比生活动荡不安的人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成功。因此,如果你想结束一段没有结果的恋情,或者你想和女友结婚,那就赶快行动吧,免得把问题拖到生命的第35个春秋。在35岁以后,你应该专注地看着你对事业的投资开始获利。
第四,明白自己的短处。
承认有些事情你的确做不好,或者不愿做。如果你讨厌数字而喜欢创作,那就不要因为待遇高或顺从别人的期望而强迫自己做数字工作。在35岁之前,一定要投入你所喜爱、所擅长的那种工作。否则,35岁之后必然会有一段郁郁不乐的日子。而且,真正的成功可能因为活力的消退而丧失。
第五,知道自己的长处。
你应该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并且清楚你所喜欢做而又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不管你目前担任什么样的角色,知道自己的长处对成功都很重要。
第六,储备辞职另谋生路的钱。
在这个多变的职业世界里,你也许不会永远在一个地方工作,或者永远在一个位置上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当你感到无法施展时,你很可能会想到辞职,或者开辟第二职业,如果你事先储蓄了足够的钱,你便有了一个安全的后盾。
第七,建立人际关系网。
如果到了35岁你仍未建立起牢固的人际关系网,那你就有麻烦了。这个人际关系网包括你的朋友、亲人,最低限度包括所有可以互相帮助的人。这些人有的是你的同事,有的受过你的恩惠,有的你倾听过他们的问题,有的你和他有着相同的爱好。人际关系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它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培养。一个人在事业上、生活上的成功其实如同一个政党的成功,你要有许多人散布在适当的地方,你可以依赖他们,他们也可以依赖你。
第八,学会授权他人。
许多人不肯或不能这样做,因此始终被钉在从属的职位上。授权他人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事无巨细,不能将工作授权别人的人,注定会遇到极大的障碍。到了35岁,你最好已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换言之,你懂得挑选合适的人并信任他们。
第九,学会在什么时候三缄其口。
因说话不小心而自毁前程的人,比因为任何其他原因丧失成功的人都多。要学会保持沉默而且看起来机智--别人自然以为你知道的比实际还多。别讲别人的闲话,别谈论你自己的大计,守口如瓶所赢得的声誉,远比讲人闲话所带来的东西更加珍贵。你在事业上越成功,这一点就越重要。
第十,对人要忠诚。
如果你到了35岁仍未能建立起坚如磐石的忠诚信誉,这一缺点将会困扰你一生。不忠诚的恶名必然会使你在事业上到处不受欢迎。你不能靠暗箭伤人爬到事业的顶峰,而要靠在早期树立起来的真诚刚直和不可动摇的声誉。35岁以前,忠诚只是投资;35岁以后,你会作为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收到忠诚的回报。
祝福大家一路走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