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来,葛总曾要我利用给未来的出版物发行员上课的机会,征求一下未来的书店员工对凤凰国际书城的展望和设想,例如如何布局、如何定位,想把这个未来的大书城打造成何种品味等等;同时,他也希望我能够给他推荐一些好苗子。基于此,有几个学生颇动了一点脑筋,站在她们仅仅只有19岁年纪的立场上,用她们独特的视野和对出版物发行、对这座庞大而又有影响力的大书城的遐想,交上了自己的一份答卷。我转发给葛总,居然,他也对这些孩子的思考产生了兴趣,至少她们是勤于思考的,她们是年轻而有希望的一代人,是我们这个事业的接班人。于是,就有了上周四下午与葛总——这位未来的凤凰国际书城老总的一席谈。
葛总和我说想见一见这几位同学,想和她们见见面,谈一谈。于是约好了考试结束后的第二天下午。虽然,正在筹备书城开业的他非常忙碌。
下午,2点多钟,我带着几位学生到了云湖书店,葛总把我们让进了会议室。几个孩子显得有点拘束,不过很快在葛总亲切的谈话中她们逐步放松了自己。葛总介绍了书城的筹备情况,也表达了对出版学校高职班学生的肯定和希冀。他非常希望这些年轻的本专业的学生能够加入到行业中来,出版发行事业需要接班人。他欣赏这些孩子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很愿意听听她们的意见。
话匣子打开了就刹不住,从葛总的谈话中我大致了解了凤凰国际书城的筹备情况。这个预计15000平方的国际书城将来开业后,绝对是南京之最、江苏之最、华东之最。没想到的是,这么大的书城开业筹备至今还不到一年,而且负责这项工作的只有葛总和云湖书店的原班人马,牵头的仅有他一人。可想挑战有多大,压力有多大。虽然如此,他还是撑下来了,言谈中不无自豪。
南京乃至江苏、华东地区从不缺少书店,传统的大书城、在全国排得上前几名的大书城也有好几家,除了南京的新街口新华书店、大众书局南京书城外,上海、浙江的两大书城也很有名气。可是,看下来,依然摆脱不了传统书店的模式。因此,在未来凤凰国际书城的定位上,葛总想把它打造成有别于传统书店的集娱乐、休闲、阅读、购物享受等于一体的新型文化场所,读者只要进入书城就可以盘桓一整天并乐而忘返,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找到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在葛总运筹帷幄中,在这个书城中不仅有喜闻乐见的图书,也有很多相关的文化产品、电子产品,不仅有动漫城也有星巴克。读者进入书城后,无论走到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够浑然一体,没有人为的割裂,完全可以一边品茶或者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翻阅喜欢的图书,孩子们也可以在动漫城,进行奇妙的探险。
说到门脸,葛总的看法和我一样,最好的门脸当然留给自己,不能把自己的“脸”高价给别人,这体现了社会责任。我们是国有书店,即便是股份制,依然是国家控股,不能唯利是图,不能把经济利益方在第一位。因此,他设想未来的凤凰国际书城45米的店面门脸,要把中间部分的30多米留给自己,两边的留给其他产业的合作伙伴。同时,他也很希望,南京的同行都能成为竞争伙伴,共荣共赢,而不要把对方当作竞争对手。他说,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一致对外,争取到外省甚至外国去开分店,尽快培养出更多的年轻店长,将来能够到异地去任职。
说到当前的出版物市场,我们都感到今年的市场尤其低迷,前些天贝塔斯曼的全面退出更显这个市场的残酷无情。实体店经营成本加大是个不争的事实。国际油价、粮价、纸价的冲击,人力资本的上涨(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又加剧了人力资本的上涨),读者对网上书店的认可,让很多实体店难以盈利,因此,一些民营书店难以支撑,国有书店也不是都那么一帆风顺。所以,我提醒葛总要加快网上书店的开发和运作。谁先抓住机会,谁开发运作的好,就有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将来网上书店的销售将对实体书店的销售带来莫大的冲击。
谈到读者俱乐部,目前的俱乐部包括贝塔斯曼的运作都存在很多问题,俱乐部变成了打折俱乐部,失去了俱乐部存在的意义。其实,如果把俱乐部办成真正的俱乐部,读者的乐园,真正起到宣传读者、组织读者的作用,让读者感到买书的乐趣,读书的乐趣和享受。也许,那就真的可以发挥俱乐部的作用。这里面是有很多东西值得好好探讨的,况且我们有那么多有价值的资源。可令人沮丧的是可能不少读者俱乐部既没有俱乐部刊物也没有俱乐部园地,甚至连读者购书记录也没有,更谈不上俱乐部版图书的租型和出版。其实,读者俱乐部不是购书俱乐部、打折俱乐部,而是读者共同阅读、交流感想、娱乐享受的园地。可惜,可惜,可惜了那些宝贵的未曾好好利用的资源。
要聊的话很多,毫无感觉,已经近两个小时过去了。有人来找葛总,预约见面洽谈合作的老总来了。我们只好提出告辞,以后有机会再谈。我说,等你的书城开业后我一定带学生来参观学习。葛总提出,希望同学们对他的书城的任何一个类别的陈列、销售等情况做专题跟踪、考察、研究。我很赞同,这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就业大有裨益。
告辞后走出店门,学生告诉我,老师,你看葛总在讲话的时候眼睛骨碌碌转,多有神,精力多旺盛,一直都神采飞扬的。是的,其实,我认识葛骏已经近20年了,那时候他还是省级书店计算机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像他自己说的,他操作电脑整整8年,98年当了云湖书店的老总至今。在经营云湖书店的工作中的确有他的独到之处,尤其是他的营销活动一直有声有色。目前,他正在筹划如何让考核更实在,更透明,以便能够更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考核成为推动销售业绩的润滑剂。
我期待着凤凰国际书城的开业。我希望看到有别于传统书店的新型书城的崛起。对未来的凤凰国际书城总经理葛骏,我充满希望和期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