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住得远,我每天上下班都必须乘坐公交车。公交车就是一个小社会,每天都可以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各种人不同的表现,很自然地反映了他们不同的素质和心态。
先说上车,有的人上了车如果可能的话就直往后车厢走,有的人喜欢坐在前面;当车子上较拥挤的时候有的人就不往后走了,站在一个较为舒适的地方,哪怕后面还有空档也同样如此。尽管语音提示一再提醒乘客往后走也还是很少有人动一动,哪怕外面下着雨,车下还有人挤不上来,他们也不会有一点恻隐之心,甚至要说上不来就算了,不要影响我们,其实动一动未必不行。这就是车上车下的两种心态。
有的时候车子较空,会有几只空位,尤其那个位子的位置较好,奇怪的是有些乘客却以为那个位子有问题。今早我乘车时就遇到这样的怪事。我坐在后车门对面的位置上,我前面的位子上的乘客刚刚下车,那个看起来较为舒适的位子自然就空了下来。这时有几个乘客上来了,第一位是个打扮入时中年男子,只见他走到位子旁边低头看了一下,然后低着脑袋用嘴巴吹了又吹,似乎要吹掉那些看不见的灰尘,吹完了还不行,又用手抹了一下,可是做完这些后他并没坐下,径直往后车厢走去大概还是怕这位子有问题吧。第二位是个姑娘,她看了一眼这个位子,用手划拉了一下,大约是想咋没人坐,一定有问题,于是她也往后车厢去了。接着过来的是个小伙子,同样他也深感诧异,算了,还是别坐了,他选择站在后门边。这时候上来了一个憨厚的老农背着行李,手里拿着一个烟袋,他看也没看就坐下来了。其实当第一个入时男子在吹那些看不见的灰尘时我就想说,这个位子刚刚有人坐过,有灰也擦干净了,但是看着这样的人实在不舒服,还是不说了。
再说让座,经常会见到一些年轻人悠闲自得地坐到老弱病残专座上,当让座提示语响起的时候,他们依然故我,装作听不见,或是装睡或是眼睛望着窗外。让座的有时倒是中老年居多。不过也有些中小学生做得不错。
有时在公交车上还会碰到晕车或是喝醉酒的人,吐起来也确让人受不了,如果准备几个塑料袋既不影响别人又保持了车厢的卫生有多好。虽然同情他们的“翻江倒海”,但公交车毕竟是公共场所不该不为别人考虑一下。昨天下班乘车就遇到了一个醉汉。此人刚好坐在我的后面,车上人也不太多,我忽然闻到酒臭味,开始我还以为是不是自己也是从酒桌下来的(中午请客的),是自己的幻觉,酒店的味道还没散去,可是味道越来越大令人作呕,回头一看,不得了,地上已经满是狼藉,我的裤腿上也被溅上了污迹,那位醉汉还在呕着……赶紧站起来到后车厢,即使没有位子也无所谓,站几站就站几站吧,即便如此还是给熏得头痛。
其实乘车和做其他事情一样,不要光考虑自己,也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不仅要自己方便也要与人方便。做人做事能否成功智商再高,再会投机取巧也未必会成功。情商往往比智商更重要。一个人也许在单位、在领导、在熟人、朋友面前的表现会最好,在没有熟人的公众场合就会是另一付样子,这是不可取的。何不学学许三多,任何时候都是执着如一的,那是一个本色的自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