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湾归来说台湾

(2007-09-21 21:32:32)
分类: 我看书业
   10月17日,我们踏上了去台湾的旅程。一到桃园机场,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回家真好”的大幅宣传画悬挂在我们的头顶上方,台湾归来说台湾我们见到和接触到的是和我们一样有着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说着普通话的人们。啊,回家真好,我们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好像不是到了海峡的对岸,而是在内地的某个城市出差。
    一辆豪华旅行车把我们拉到了餐馆。导游说:“欢迎大家来到台湾,海峡两岸本是一家,我的普通话说得不好,大家能听懂吧?大家今天辛苦了,我们午饭后少安排一点景点,晚上大家好早点休息。”一席话把我们说的心里暖融融的。
   在台期间,我们走马观花,游览了台湾的日月潭、阿里山、垦丁公园、太鲁阁国家公园、台北故宫博物院、士林官邸、101摩天大楼等著名景点,也参观考察了一些著名的书店,以我们的视角触摸台湾书业的脉搏,了解台湾这个在我们心中原本神秘的社会的方方面面。
    台湾和大陆一衣带水,隔海相望。多少年来,台湾的日月潭、阿里山在我们的心目中是那么遥远,而今我们近距离地领略了它们的风采,观赏了那独特的美景。而垦丁公园、太鲁阁公园和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更是让人难以忘怀。走进士林官邸,又有一种去了南京植物园的感觉,走进高雄的六合夜市俨然到了南京的湖南路和夫子庙。
    走在台北抑或高雄的街头,扑面而来的霓虹广告牌上书写着的是和我们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方块字,真让我们以为自己正置身于内地南方的某个一直没有被大规模开发的老城,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南京。在夜幕下,混着湿热的气息迎面而来,我们的思绪在恍惚之间便会轻易地迷失在自己的错觉中,一切仿佛是时光正在静默地倒流,而自己只不过是其间一个匆匆的过客。只是这样的迷失不会有多长久,每每遇到等红灯的十字路口,在我们瞬间还没有做出反映的时候,“嗡”的一下,也不知从哪儿就冒出的黑压压一片的摩托车阵,煞是壮观,它们都很有秩序地排在汽车前面。因此,我们的恍若隔世之梦便会被屡屡打断。
    台湾的汽车的确很多,高楼却似乎比内地比如南京少得多,这多少使我感到有些奇怪。同行的伙伴说,台湾最让我好奇的恰恰是这里实在没有什么让我感到惊奇的。我们的感觉恰恰和在国内差不多。不是有意故弄玄虚,走在台北或者其他城市的马路上,也有一种亲切之感,看见的是一样的黄皮肤、黑眼睛,听到的是一样的乡音,所到之处是一样的风俗习惯———感到的就只会是亲切而非惊奇了。再看看台湾城市的地名,南京路、重庆路、昆明街、广州街,一连串熟悉的地名映入眼帘,心头禁不住为之一热。高雄的路名更和南京的有些相像,命名也有特色,从南到北依次为一心路、二圣路、三多路、四维路、五福路、六合路、七贤路、八德路、九如路、十全路。地名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从这些地名中,可以看出海峡两岸文化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又让人依稀体味到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历史情怀。
    我们特意去逛了台湾的几家书店。据说台北的书店是最富情调的,也是台北文明的窗口。台湾归来说台湾我们去了位于世界第一高楼101大厦四楼的PageOne,这是新加坡投资的书店,这个店的装潢、布局都有它的独到之处,图书品种也非常丰富,和大陆书店尤其是国有书店不同的是,他们图书陈列不是追求整齐丰满,而是给人一种非常随意的、人性化的感觉。在逛了几家较小的书店外,我们还特意去了诚品书店,这是台湾最有名气的书店之一,据说这几年他们发展得很快,并且已经在台湾各地有了50多家连锁店。在台北入住的那个晚上,我们无意中走进了诚品西门店,上得二楼,进入书店,那打蜡的地板,那柔和的光线,那悠扬的音乐,那浓浓的书香,感觉那不是卖书的“店”,而是读书的“馆”,让你神游在书的海洋,流连忘返。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没进店之前就对着店门、楼梯拍了一阵,进了店又赶紧抓拍了几个镜头。这时店里的店员小姐过来告诉我谢绝拍照,我只好收起镜头,在她的监督下还无可奈何地删了几张,所幸没有删完,还留下了几张,尤其是那张读者听讲座的照片。在诚品书店的店堂里徘徊,我感到,他们的图书品种也很丰富,图书的分类和陈列方法,书架、书台的设计都和我们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他们的陈列一点都不刻意,很随意的摆放在那里。大约有十多位读者坐在椅子上,正在聚精会神地听一位店员在讲着什么,那神情非常投入(有照为证)。台湾归来说台湾在这样的书店里绝对未见一本我们所说的非法出版物,更没有黄色淫秽的图书。除了繁体字图书,我们也见到了祖国大陆的简体版图书,当然也有一些英文版图书。虽然书价贵得惊人,很多书的价格都是几百甚至上千台币,比大陆图书的价格要贵上三、四倍,即便如此,还是不乏忍不住掏钱的买书者。同时,我也注意到在台湾买书,书店一般不提供手拎包装袋,但是他们会小心地将你的书用印有书店宣传广告的包装纸包起来,无论是在PageOne还是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书店都是如此,如果需要拎袋需读者自行购买,我想这也许是出于环保的考虑吧。台湾归来说台湾
    在台湾地区的书店中,大陆图书占了越来越大的份额。目前台湾地区进口大陆简体字图书的企业大概有40到50家,销售简体字图书的书店大概有200家到300家。据说台湾图书出版业近年来在营业额上虽有小幅增长,但从整体上看,台湾图书出版产业无论上中下游也都面临若干困境,经营十分困难。目前台湾年出书品种已达4.4万种,不过,由于种种因素而形成的猛出新书、以书养书、高退货率现象,已然成为产业病灶。看来,就图书市场而言,海峡两岸也有许多相通之处。
    我们在台湾只有短短的一周,对台湾的感受还是表面上的、肤浅的。在台湾,我们处处感受到岛内民众对大陆人民的鱼水深情,也感受到一衣带水的台湾也是一个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礼仪之岛。在台湾任何一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我们从未见到过争执或纠纷;走在任何一条马路上,无论是汽车、摩托车或者是行人都能自觉遵守交通秩序,过马路走斑马线,宁愿绕路也不可能攀越栏杆;即使没有任何车辆,行人也一定等绿灯才会通行;倘若汽车和行人相遇,汽车驾驶员一定会让行人先行,决不会抢道。在台湾一周,我们没有见过一个警察或军人,也没有听到过任何一辆汽车的鸣笛声,更没有见到过一个乞丐。
    除了台北和高雄这两大城市之外,台湾全岛年底将举行地方政府换届选举。从台北驱车南下,无论在高速公路,还是在乡间小路上,县长、市长和乡长甚至议员参选人的大幅照片和宣传彩旗,一个接一个地扑面而来。道路越宽,建筑物越高,选举广告就越多、越大。
    然而,在短暂的逗留和有限的接触中,我也能够隐约感到来自台湾基层的不满和怨气。虽然他们不愿意在我们这些大陆来客面前过多地批评某些现状或者批评执政当局及其政策,但我还是能够体会到,他们对陈水扁执政以来台湾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以及台湾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后退的不满,更能够深深感受到他们非常关心两岸关系,以及对台海和平寄予的莫大希望,他们热切盼望两岸关系进行某些新的改变,盼望台湾当局尽快调整对大陆的政策,早日实现三通。
    台湾之行结束了,走马观花似的观光和考察留给我们的是留恋和诸多的感悟,今后有机会,我们还是会再游宝岛,细细地体味宝岛的风采。台湾绝对值得一去、值得一游、值得一看,台湾之行,不虚此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