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学娅离世,禁不住悲生心头,不由自主地要为她落泪。她插队时与王亮在一家,他俩的感情很深。学娅其实是个很坚强的人,我与她的关系一向较好,与王亮相处就更早了。正如有同学说王亮是8.27广播站的技术骨干,而播音骨干就是我和孙德和,有时让王亮录一段播音稿,没有一次能够一气呵成,往往笑弯了腰,笑岔了气,非停顿四、五次不可,每每被张三力喝斥几声,他也不恼。他的音质很好,声音厚重,典型的男中音。王亮的妹妹与他一起到上海,是用我的学生证买的学生票,那时我也把他当大哥看待。他去美国后回来几次,我也都与他见过面。在他去世的前一年的五、六月间,他还专门跑到我这里,为学娅买了一本书,并给我留下了他的名片,他和学娅父母的电话我这里也都有。可惜这都已成了遗物。
学娅比王亮小5岁,但学娅很有主见,王亮也愿意呵护她,听她的意见。插队时,学娅后来到芦沟公社当了一段大队党支部书记,王亮与她一同去,当了拖拉机手。学娅是有一定的领导才能的。大约是76年,我也去芦沟看过他们。其实我与学娅的父母也有过来往,他俩也是不错的老人,后来她父亲在泗洪化肥厂工作,不久又到了南京栖化,南京栖化的创建是有他一份功劳的。
王亮去世后,学娅的心情一直不好,春节前几个月她就在南京调整,基本不见人,有时住在父母家,有时住在她的妹妹学兰家里。我知她回来后,打电话去她父母那里,后又把电话打到学兰那里,找到了她。她表示愿意与大家见面,于是在我们班同学老上海相聚的前两天,我约了几个同学如沈**、金*、王**、陈**、赵**、袁*、葛**、王**等与她见面,地点也在老上海。那天,她的表现还好,脸上仍可看到悲痛和忧郁,看到些许沧桑。大家向她问好,关心她的处境,她也很感谢大家。她说那段时间她也调整得差不多了,很快就要回到女儿身边去。大家都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希望她能尽快从悲痛中走出来。甚至想约她下次再回来,组织一个杨岗插队同学的大聚会。上次的大聚会是在94年和95年,一次是他夫妻双双回来,由我组织的,地点在新街口书店的九楼会议室。还有一次在南师大校园,是王晓柳操办的。大家在老上海都相约今后找机会再见。
那天学娅的话不多,忧郁写在脸上,因此大家也被她感染了,气氛并不热烈,只是淡淡地说些想说的话,唯一能对她说的就是希望她能保重身体,节哀,好好的过好自己的余生。她对大家的关心表示感谢,说一定会好好生活下去,因为她还有牵挂,她还有女儿。可是王亮与她的感情还是不能让她释然,死者已矣,活者为什么就走不出来?让人难以想象的悲剧就这么上演了,她,只有52岁!她的女儿在美国今后如何生活,举目无亲?她的父母已有七十多岁(近八十)的高龄,这让他们痛不欲生,他们的晚年因此蒙上阴影。怎会有这样的悲剧?放不开的学娅,曾经以女强人著称的学娅,为了夫妻之情,怎会走了这样的一条路,这样无声无息结束了自己的人生。真的让人痛惜,真的让人扼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