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我的同事跑会员书店的时候,去了一家以出书为主的民营书店。他们虽然是有七八个员工,可他们策划出版的图书倒也有数百种,而且发行渠道依赖的是省新华发行集团,当然摆在柜台上销售的,自然是国有书店居多。我翻了一下他们的产品,品味质量真还不错。我们告诉他们我们目前在策划一个向贫困地区中小学捐书的活动,他们也非常乐意的表示愿意参加。十分有意思的是他们的两位老总几年或十几年前竟然都是新华书店的员工,有的甚至还当过老总。说话间,一位书店元老级的老总也加入了我们的话题,还有改制时内退的书店员工。加上我们俩,就是6个人,而这6个人竟然都有新华书店的工作经历。在民营书店的办公室,出现了戏剧性的场面,一个新华人的聚会,而民营书店的主人也是有着近十年新华书店工龄的创业者。
我们的话题当然离不开书店,大家都对新华书店充满了感情,恨铁不成钢。他们说离开新华书店也是无奈的选择,自我价值无法实现,好的建议无人理解、无人采纳,混日子何时混到头?可有的领导的口头禅却常说新华书店缺乏人才,他们不会给人才提供展示的机会,往往让人家失望的离去。那些被他们抛弃的人才有的考上了研究生,有的换了岗位以后大展身手,原来连主管都做不了的,离开书店却坐上了老总、副总的岗位,而且表现不俗。比如,有一个对图书的感觉特别好、促销点子也不少的年轻人,一直郁郁寡欢得不到重用,买断工龄后,在民营书店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重用,最近到上海当了一家大型书店的副总经理。
现在国有和民营的界限还要分的那么清吗?民营书店是国有书店的重要补充,国有书店不会因为民营书店的崛起而消亡,关键是如何认识自己,如何珍惜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形象。有竞争不是坏事,对手也不是敌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找一找自己的不足,照一照自己的瑕疵,知耻而后勇,认识了存在问题,才能有所进步。要不了几年,也许目前就应如此,无论国有、民营,凡书店都是书商,都是企业,都要按照经营企业、管理现代企业的方式去运营,无一例外都要平等竞争,国有还是民营,这重要吗?能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能被读者认可这才是重要的!国有书店应该学会找自己存在的问题,年终总结的时候不要再列出这样那样的成绩,连篇累牍,而要学会找问题:年初的工作目标实现了多少?未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与其他书店相比有何不足,差距在哪里?如何改进?如何制定新的目标并逐一落实?我看过一个节目,其中说到成功的必然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知己,二是识人。知己,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识人就是要正确认识别人包括对手、上级、下属、同事、朋友、家人……这是很深的学问,如果,这点做得比较好,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得多。
6个新华人,有意思的相聚。新华书店这个老母鸡能学会游泳吗?会借船出海吗?被赶下水,如果只是瞎扑腾,那只能是死路一条!
|